第57章 曾國藩多思多算做大事(1 / 2)

我們常說:多算勝,少算則不勝。這裏所謂的“多算”,就是要超越不同環節的邊界,從不同環節的普遍聯係去組合行動、手段和資源,從而形成超限效果。

清代的曾國藩就是個很會“多算”的人。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曾經很佩服他。曾國藩修身和做事都主張要博采眾長、擇善而從。他身為儒生,卻又崇尚老莊,對西方之長也不排拒,他創設機器製造局、刊刻西方科技書刊、派遣幼童出國等新政也就成了汲取西方之長的必要措施。

在居官準則方麵,曾國藩常以勤廉自勉。為求不致處處製肘、動輒得咎。在朝野上下賄賂公行的情況下,曾國藩也未能免俗,要一次又一次動用公款給各方送“別敬”、“炭敬”、“部費”、“程儀”等。雖然如此,他認為“多欲如好衣、好食、好聲色、好書畫古玩之類,皆可浪費破家。”他對其弟曾國荃的貪婪行徑有所批評,而對子女則更嚴加管教。

在領軍打仗方麵,他也能做到“多算”,為保護和激勵士氣。他把維護部隊的團結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一再教育部將:“湘軍所以無敵者,全賴彼此相救。雖平日積怨深仇,臨陣仍彼此照顧;雖上午口角參商,下午仍彼此救援。”他重視將政治、軍事上的各項要求灌輸到部隊中去。對將領和僚屬,他不輕下命令,而寧願以師友的熱腸,頻頻囑咐和商討或撰成格言戒語勸勉;而對下級兵勇,他則編就明確、易懂的歌謠和營規,令他們傳唱和遵守。在采用西式武器問題上,曾國藩把人看作決定性因素,他說:“炸彈輪船雖利,然軍中製勝究在人而不在器。”與此相關聯,他一貫強調部隊要嚴格管理和訓練,這是湘軍戰鬥力較強的重要原因。

從孫子到戚繼光的軍事著作以及史傳所記的重要戰役,曾國藩都曾考察研究。特別是對相隔較近的戚氏,從湘軍組建之初便借鑒良多。但他又能從自己的經驗中深知不能迷信書本和前人。他主張一切從實際出發,“考究實事,多思多算。”為了貫徹這一實事求是的態度,他認為必須十分重視有實際作戰經驗的將領的意見,在他們中間實行軍事民主。

曾國藩用兵,以謹慎著稱,時人甚至病之為“儒緩”,即染上了儒家保守性的毛病。但是他用兵也包含著合理因素。《孫子兵法》中強調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但在戰略上,而且在行軍、紮營、接仗等各個環節,他都力戒冒險之戰,不打無把握之仗。

他要求凡事應從大處著眼,小處下手,不留漏洞。在算計中,如發現沒有把握,他主張寧可不打,以求先立於不敗之地。他甚至把“打仗要打個穩字”定為營規,一再“教諸將平日要走得快,臨陣要打得穩”。但這並不等於不求變化。相反他一再提醒說戰無常法,抄襲過往的戰例往往誤事。“忽主忽客,忽正忽奇,變動無定時,轉移無定勢,能一一區而別之,則於用兵之道思過半矣。”

正因為曾國藩能“多思多算”,他才取得了令人稱異的成就,不管在為官、從政、用人、交友,還是在治國、軍事等方麵,他都有很多的過人之處,以至後世許多人研究他。其實他的過人之處總結起來隻有一點,即在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因素下,做到“多思多算”,擇其善者而從之,才成就了他的事業和英名。

全麵思考,多方籌謀,多算才多勝

很多人在做某些事情時,往往都失於計算。這正是大多數人經常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裏的“算”是指籌劃比較,意思是要讓我們詳細謀算,多方考慮。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談機謀計算的書很多。光是曆史中如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如何運籌帷幄,籌劃計算等等就有很多種。但不管機謀有多麼神奇,我們關鍵還是要有“多算”的意識,頭腦不能僵化,而能做到“多算”,也是進行萬事看大的一個重要實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