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果敢的心態趕走遲疑(1)(3 / 3)

堅決果斷,是在克服膽怯和懦弱的過程中實現的。果斷要以果敢為基礎,特別是在情況緊急時,要求人們當機立斷,迅速地采取決定並且執行決定。比如在軍事行動中就需要這樣,因為戰機常在分秒之間,抓住戰機就必須果斷。今天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同樣需要果斷。大方向看準了,有七分把握,就要果斷地下定決心。

堅決果斷,要從幹脆利落、斬釘截鐵的行為習慣開始養成。無論什麼事情,不行就是不行,要做就堅決做。生活中不少事情確實既可以這樣又可以那樣,遇上這樣的小事,就不必考慮再三,大可當機立斷。否則,連日常的生活瑣事也是不幹不脆,拖泥帶水,你又怎麼能夠培養出果斷的性格來呢?

要堅決果斷,還必須經常地排除各種內外部的幹擾。果斷不是一時的衝動,它必須貫穿於行為的所有三個環節(確定目的、計劃和執行)。在確定目的的時候需要進行各種動機的鬥爭,這時果斷表現為能夠抑製和目的相反的意向,抑製錯誤的動機,保證作出正確的決斷。但在決斷作出後,還會有許多因素不斷地動搖我們的決心,如輿論啦,壓力啦,困難啦,各種誘惑啦,等等。周圍的人們可能會對我們的決心品頭論足,來自各個方麵的各種壓力都有可能使我們對已經作出的決定發生動搖。並且,在執行決定時排除內外幹擾的果斷性,有時比確定目標和初下決心的時候的果斷性還要難。因此,在執行決定的時候應當特別注意果斷性的培養。要養成決心既下就不輕易改變的習慣,不要讓一些本來微不足道的因素幹擾我們的決心,把自己弄得手足無措。

堅決果斷並不等於輕率。有人認為,果斷就是決定問題快。實際上,在情況不要求時立即行動,或者對於行動的方法和結果未加足夠的考慮就倉促地采取決定,這並不是果斷,而是輕率、衝動和冒失,是意誌薄弱的表現。這種表現在優柔寡斷的人身上可以觀察出來,因為深思熟慮對於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來說,乃是一個複雜而痛苦的過程,所以總想力求盡快地從其中解脫出來,他的行動常常是倉促的、急躁和莽撞的。果斷的人采取決定時的迅速,和意誌薄弱的人的倉促決定毫無共同之處。

需加注意的是,必須把果斷和武斷加以區別。有的人剛愎自用,自以為是,遇到事情既不調查研究,也不深思熟慮,就說一不二地定下來,貿然從事、幹將起來。從表麵看,好像果斷得很,可實際上卻同果斷南轅北轍。果斷並不排斥深思熟慮和虛心聽取別人意見,恰恰相反,正因為多想、多問、多商量,才能使人們對事情更有把握,從而更加果斷。自以為是、主觀武斷的人,有果斷的外表,無果斷的實質,往往把事情辦壞,這是我們應當努力加以避免的。

二、路在腳下,需要馬上行動

1.立即行動,才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種下行動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心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詹姆士這麼說。這句哲語點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立即行動才能改變命運。

做事的秘訣是什麼?是行動。而督促你去運用這秘訣的座右銘:“現在就去做。”

立即行動能改變命運是因為行動可以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行動可以學到未曾學習過的東西,從而使自己一步步地向成功邁進。所以,每一個希冀自己獲得成功,造就燦爛人生的人都必須要把立即行動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製定目標或許還不算太難,可是要能貫徹到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剛定好目標時頗有磨刀霍霍的幹勁,可是過了三個星期後就沒勁了,更別提實現目標的自信——早已蕩然不存。當你擬妥一項目標後,首要的步驟就是把它寫在紙上,這樣才能使目標具體化,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連這麼簡單的步驟都不做。

當你把目標寫下來之後,隨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立即讓自己行動起來,向著把目標實現的方向拿出具體的行動,可別一拖再拖。你先別管要行動到什麼程度,最重要的是要動起來,打一個電話或擬出一份行動方案都是可行的,隻要在接下去的10天內每天都有持續的行動。當你能這麼做時,這10天小小的行動必然會形成習慣,最終把你帶向成功。

如果你的目標是在一年之內賺到10萬美元的話,那麼現在就立刻擬出必須采取的步驟。到底有哪個已經賺到這麼多錢的人可以提供給你建議?你是否得考慮另謀第二份工作來增加收入?你是否應該減少開支,把節省下來的錢拿去投資?你是否應該去開創新事業?你需要去尋找什麼樣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