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果敢的心態趕走遲疑(2)(1 / 3)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裏,有幾位記者采訪了她。他們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裏。”

是的,做任何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抓住適當的機會,而把握機會的秘訣則是快速的行動與準備。如果人生是旅程,機會是導遊,我們就是旅客。必須隨時預備好行李,隻要聽到機會敲我們的門,立刻提起行李跟它走。如果我們不能掌握時機,雖然起步隻比別人遲一點,未來卻可能會差許多。

2.人生要敢於嚐試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事情遠沒有你一開始時坐在那裏想的那麼可怕。嚐試的後果,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新的生命的誕生。

當我們奏響人生的前奏曲,我們就開始書寫事業的奮鬥篇章。然而,奮鬥有許多層次,其中第一條,就是嚐試,第二條就是競爭,第三條就是合作,第四條就是搏殺。如果嚐試一下都不願意,那麼人生奮鬥也就無從談起,隻能做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覺“看著黑”,但是走下去“未必如此”,往往是走到黑暗“近”處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並不太黑,甚至根本就是“亮”的。這不僅是自然界的一種情形,在人生的事業、愛情、家庭、金錢和人際關係等等方麵也是如此。坐在那裏想,越想越可怕,坐在那裏看,越看越黑暗。如果我們能夠嚐試著向前走,不畏艱難和黑暗去進行嚐試,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往往事情遠沒有你一開始時坐在那裏想的可怕和黑暗。這就是現實,就是規律,想著怕,看著黑,實際不盡然。

就像小孩子吃奶一樣,先嚐一下,然後,確認了——再猛吸。人生的一切領域,都可以去“嚐試”,絕不要單純去“想”,去“等”,去“盼”。不試怎麼知道?已經是極限了——試過了嗎?沒有——那怎麼是極限!那時,或許你就錯過了“機遇”。另外,任何事物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嚐試就是“探量”,在量上做文章,而且量也是在積累的,隨著這種積累的增加,才能達到質變,事情或許會出現轉機。有點希望,就繼續幹。

嚐試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接觸”。談戀愛也好,競爭也好,合作也好,都是與“人”(不一般的動物)在進行較量和索取。故此,有一點,與人進行的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接觸”。

隻有進行了接觸,才可以了解某種東西,才可以知道它的“秉性”。優勢和劣勢,接觸後才知。知之才能戰勝,戰勝才能把握,把握才能決定取舍。因此,僅僅想是沒有用的,關鍵是動,關鍵是嚐試,關鍵是接觸——好人壞人都去接觸一下。

看看如何?試試怎樣?逗逗弄弄?未嚐不可。

人生需要嚐試,特別是在創業時期,或說是處在係統生成時期。一般說來,創業之初並不知道結果如何,那麼,在這個時期,就需要嚐試、嚐試、再嚐試,試驗、試驗、再試驗,挑戰、挑戰、再挑戰。當然,這裏所說的嚐試、試驗、挑戰是有一定限製的,那就是必須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去進行嚐試。因為,生命隻有一次,如果嚐試的後果是生命的消失,也就不是嚐試,而是無謂的冒險,無謂的犧牲,與我們所說的“嚐試”是格格不入的。

嚐試必須是有實力保全的,必須是可以控製的,必須是非常小的投入的。如果用一個數學的邏輯比喻來說的話,自己的力量向外投入40%,留住60%;則一定是可控的,也就是說,可以“拉回”。但是,這時的可控製的保險係數也不高。因為,隻有60%,事實上到50%時,已經是一半對一半了。對於嚐試的可控製程度來說,應該是“絕對可靠”,那麼,也就是說,起碼要留住80%~90%才是可靠的,才是嚐試性質的,萬一出現些損害或損失,都不要緊。都是可以“拉”回和承受的!嚐試的投入最好不要超過20%!

我們常說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強調嚐試時要有一定的可控製的保險係數,才不會被河水淹死,而又能安全過河。

嚐試的另外一個要求,就是力量要到位。比如,我們想搬掉桌子,那麼就必須把力量用到桌子上,就是用手抬起桌子,而不能遠遠地站在那裏吹氣、喊話,那樣桌子是不會動的!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手和腳,都與我們的人體連接在一起,我們動手,手就動;我們動腳,腳就動。這就是身體連接“力量到位”。人的“設計與結構上的肢體聯接與組合到位”是力量的一體化設計。如果相反,那就是力量不到位。嚐試要關聯,關聯要到位。因此,隻有力量到位,關聯到位,才會產生效果。強調反複地試,原因就在於以求把力量運行到位。

3.想收獲就需要果斷的行動

許多人平庸一生,是因為他們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萬無一失以後才去做。當然,我們必須追求完美,但是人間的事情沒有一件絕對完美或接近完美。等到所有的條件都完美以後才去做,隻能永遠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