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真實身份(1 / 2)

翌日早朝,司馬師將昨夜的行動如實向曹叡彙報。曹叡聽說司馬師撞破了叛軍的計劃,本來龍顏大悅,然而之後在聽說叛軍在往玉盤山搬運石像之時,臉色轉為沉重,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叛軍的做法令他回憶起了十年前一樁與機密相關的往事,這件事令他十分忌諱。

但不論如何,司馬師冒險夜闖玉盤山,破壞了叛軍的奸計,他對於將功折罪的努力令曹叡很是欣慰。曹叡便在早朝時對司馬師大加讚賞一番,文武百官也紛紛祝賀司馬師挫敗了叛軍的陰謀,重獲陛下的器重。然而在百官之中,身為武衛將軍的曹爽卻對此很是不快。因為曹爽的武衛軍和司馬師的禁軍同掌宮中宿衛之責,兩軍既是同僚,又相互競爭,曹爽對於與司馬師競爭一事樂此不疲,他可以使盡一切手段對付司馬師。曹爽的表妹正是司馬師的夫人夏侯徽,他知道司馬師有今日之榮耀並非全憑自己的本事,更多是依靠夏侯徽的幫助,他必須將這一點公諸於眾,讓大家看看司馬師真實的水準,目的便是要使司馬師受到冷落。

曹爽在與文武百官的交流中,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司馬師隻是徒有虛名的庸才,幕後策劃的真正高人是他的夫人夏侯徽。

夏侯徽原本便有才女的美名,再加上曹爽言之鑿鑿,倒也令百官們對此深信不疑,此事流傳到了民間,也成了坊間百姓茶餘飯後的笑談。

“嗯?看破海某計策的竟然是司馬師的夫人,看來此人不同凡響,要成大事,須先對付她才行!”厭魔島內的海姓首領對夏侯徽的存在有種棋逢對手的喜悅之感同時還有深深的忌憚。

夏侯徽在聽說了此事後,便對司馬師提出,希望自己可以歸寧家人幾日,她這麼做也是不願在此事流傳的時日裏,司馬師不會與自己相處尷尬。

自前任大將軍夏侯惇和征西將軍夏侯淵兩大名將逝世後,夏侯氏一族在朝堂中已是漸漸沒落,不露圭角,夏侯府多數族人已經離家各奔前程去了。夏侯徽回到夏侯府中熬了兩日,便去書房尋兄長夏侯玄閑談,雖然與兄長談話甚是無趣,但也算是一種消遣。

“太初兄長!”見書房大門打開,夏侯徽來到正在書寫的夏侯玄身旁,問道:“你又在寫詩文嗎?”

“媛容,你來啦。”夏侯玄將毛筆放在一旁,語氣平淡地說道:“數日前,陛下命我審訊一名東吳潛入魏國的死士,我素有耳聞,死士憑著對孫權的忠心,不會懼怕刑罰。因此,我沒有對他施刑,而是從人情入手,瓦解他對於東吳的忠心。這場審訊足足用了兩個時辰,方才令他心灰意冷,將他自己所知的一切都透露出來。由此,我發現攻心之效遠遠勝於肉刑之效,我適才所寫的內容,便是對於此事的感悟。”

夏侯徽關切地問道:“不知那名死士將作何處置?”

夏侯玄知道夏侯徽不願聽見殺戮之事,淺笑著回答道:“陛下已製定新的法度,寬省刑法,減免死罪,因此那死士不但不會死,不日還將把他送回東吳去。”

夏侯徽欣慰地點了點頭。

“對了,說起那名死士,與他同一牢房的還有一位名叫韓龍的少年,此人我曾於白馬寺中見過,長得極像文太守之子。”夏侯玄說著,從書架上找到一幅畫像,並將畫卷攤開,仔細端詳著。

“文太守……是廬江那位文太守嗎?”

“正是!一月前,文太守命人送來信函和禮金,信函中有一封書信,信中所述內容大意是說文太守之子文鴛被太守趕出府門,若是他日來到洛陽,希望我們能夠為他提供一個安身之處,信函中還附有這幅文鴛的肖像畫。文太守與我們夏侯家有舊,為他提供一個安身之處自然無妨,可是那位相貌相似的少年不僅自稱韓龍,還說他來自並州,這便讓我犯了難。”

夏侯徽拾起文鴛的肖像畫,仔細察看,隨即笑道:“太初兄長,我認人極準,不如帶我去天牢見見那人,我一問便知。”

夏侯玄蹙眉道:“你想讓我帶你去天牢?”

夏侯徽笑道:“太初兄長一定有辦法的!”

夏侯玄無奈,隻得依仗自己羽林中郎將的身份做擔保,帶著夏侯徽一同前往天牢。

在天牢裏,韓龍原以為獄卒帶走鍾離斐後,他可能凶多吉少,卻沒想到兩個時辰後,鍾離斐還能安然返回牢籠裏。韓龍本想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但是見他神色沉鬱,雙眼無神,仿佛失了魂一般,韓龍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還是等他心情好些再問吧。”韓龍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