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夠徹底明白健康與事業的關係是怎樣的重要,怎樣的密切。人們的每一種能力,每一種精神機能的充分發揮,與人們的整個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有賴於體力的旺盛。
體力的旺盛與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勇氣與自信心的有無;而勇氣與自信,是成就大事業的必需條件。體力衰弱的人,多半也是膽小、寡斷、無勇氣的。
要想在人生的戰場中得到勝利,其中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每天都能以體強力健、精力飽滿的狀態去應對一切困難。然而有些人卻以一個有氣無力、半死半活之軀從事於工作,那麼他的“成就”會怎樣,也就不用說了!
如果想幹出一番大事業,你必須付出你的全部力量才能成功。隻發揮出你的一小部分的能力從事工作,工作一定是幹不好的。你應該以一個精強、壯健、完全的“人”去從事工作,工作對於你,是趣味而非痛苦;你對於工作,是主動而非被動。假如你不知嗬護自己的健康,而以一個精疲力竭的身體去從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自然要大減。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所做的一切,將都帶著“弱”的記號,成功是難以得到的。
生活中,許多人就失敗在這點上:從事工作、進行事業時,不能發揮出其全部的力量——一個活力低微、精神衰弱、心理動搖、步驟不定、情緒波動的人,自然不能成就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業來。
一個人有大誌,有堅定的自信,而同時又具有足以應對任何境遇、抵擋任何事變的旺盛體力,則他一定能夠從那些阻礙體弱者努力的煩悶、憂慮、疑懼等種種精神束縛中解脫出來。旺盛的體力可以增強人們各部分機能的力量,而使其效率、成就較之體力衰弱的時候大大增加。強健的體魄,可以使人們在事業上處處取得成效、得到幫助。
如果你擁有遠大誌向,如果你願意積極進取,那麼,你就應該愛惜、保護體力與精力,而不讓它有稍許浪費於不必要的地方,因為體力、精力的浪費,都將可能減少你成功的可能性。
世間有不少有誌於成大事的人,因沒有強壯的體力為後盾,以致壯誌未酬身先死。然而與之相反,有著強壯的體力的人卻不知珍重,任意浪費在無意義、無益處的地方,而摧毀了珍貴的“成功資本”。
假如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當初對於身體不曾加以注意與補救,他的一生,恐怕是要成為一個可憐的失敗者吧!他曾經說:“我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後來要決意恢複我的健康,我立誌要變得強健無病,並竭我全力來做到這點。”
所以,我們要牢記:人活於世,健康第一。隻有健康才能有未來,而健康是靠你去努力得到的,隻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得到它!
做事業與賺錢不同,還沒聽說誰能隨心所欲,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成就,想賺多少錢就賺多少錢的。雖然人們常說勤奮辛苦就可以賺到錢成就事業,但也有事與願違的時候。有些情況下,心想與所得也會不成正比,所以有人在忙了一天之後會歎氣說:“賺錢真難啊!”可是有些人則很有運氣,突然之間,錢財滾滾而來,好像不費力氣似的,真是錢追人!凡是在社會上行走過一段時間的人,相信都有同感!
人活於世,不賺錢不行,沒事業不行,但也不能做個拚命三郎,錢不是一下子就能賺到手的,成功不是說來就來的,隻有保住了健康之本,才有可能去掙錢。留得青山在,又哪怕沒柴燒?所以,對賺錢的事,勤奮努力是對的,但也要想到前麵有一堆金子,你卻無力去拿,這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那麼,一個人怎樣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健康呢?
第一,順其自然地賺錢。頭腦裏不要時時惦著“賺錢”這件事,這樣會給你造成一種壓力,壓迫你去超負荷地工作,這對你的心理和精神都有負麵影響。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錢不是想賺就能賺到的,有時你不想賺,也許會悄悄來到你身邊,好好把握機會吧!
第二,要節製欲望。在社會上做事,免不了要應酬,而應酬也要有所節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更不能陷入酒色財賭中,否則害人害己,傷及身體。
第三,要時常活動筋骨。你可依據個人的體能、時間、場所,做各種不同的運動。不要說你太忙,忙不是理由!難道還有什麼事比保全健康更重要的嗎?
第四,身體檢查也很重要,要經常做些檢查,以便提早發現問題,避免釀成大禍。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透支心力體力,你還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辦法調理身心:
家中活動調理:①清晨,在朝陽下散步、慢跑或倒走一刻鍾,此時的太陽光射進視網膜,能阻止身體分泌一種令人昏昏欲睡的荷爾蒙,使你情緒飽滿,精神煥發。②運動過後衝一個淋浴,而且水溫不要太高,不要洗熱水泡浴,那會使你睡意更濃。③淋浴時大聲唱歌或者放些輕快的音樂,因為音樂能喚醒你的右半腦,使你情緒高漲。④當事務纏身感覺疲憊時,不妨丟開一切,做自己喜歡的事。如翻相冊、寫信給老友、出去買一件新衣服……等心情轉好再列出計劃完成工作。
辦公室活動調理:①不要太強的燈光,強弱適中的光和恰當的光源有助於你集中思想,從頭頂射下的高強度燈光可能會引起偏頭痛,別忘了在工作間隙做做深呼吸,以吸入更多氧氣。②電腦發出的高頻率信號有損於你的精力,因此當你不用電腦或暫時離開辦公室時就把電腦關掉,戴耳塞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③伏案工作過長,不妨打一兩個嗬欠,休息一下,打嗬欠能幫助新鮮血液加速流向大腦,從而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或者伸伸懶腰,調整一下姿勢,以避免肩周炎之類的職業病。④可適當調整辦公室的布置,給人麵貌一新之感,也可在辦公室放置相框、喜歡的盆栽、油畫或勵誌格言,使環境溫馨,並能從容應付具挑戰性的工作。⑤適當運動:感到精神不振時散步片刻,20分鍾輕快的散步會使後來的兩小時內精力充沛。
科學就寢:①確定睡眠休息時間早晚的上限和下限,如晚上10點至早晨6時,避免養成睡懶覺的習慣。②睡眠不足是精神萎靡的重要原因,提前半小時入睡,兩周下來等於多睡一晚。③中午小睡片刻有助於身體更好地調整和恢複。④避免吃得過飽後立刻睡覺,消化困難會影響睡眠,應盡量在飯後2小時再入睡。
保持健康的方法有很多,隻要有心你就可以做到,而隻有當你維護好自己的健康後,你才能夠更好地去發展你的事業,賺取你渴望獲得的金錢。
心理壓抑是病之根源
40歲人不僅要追求身體健康,還要保證心理健康。因為一個人的心態情緒對健康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整天鬱悶不樂,心事重重的人同樣難以擁有健康。
人們要想健康百歲,有四大基石,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對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得了病沒關係,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什麼糖尿病、高血壓、心髒病等都有很好的預防方法和藥物。但是,如果心態不好,愛生氣、心情低落、沒氣找氣,整天跟自己過不去,這樣的人很難保持身體健康。
不要懷疑,心理壓力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心理平衡、心態好的作用可以超過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總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衡,人體的各個係統才會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一切疾病都能減少。
那麼,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當我們心情不愉快,感到煩惱時該怎麼辦呢?
時間是最佳的療傷藥,遭受失敗的打擊,經過長時期療養,傷痕就會漸漸消失。如果連把對方看成低等動物也不能心平氣和,此時最好做深呼吸,把眼睛閉起來,讓當時情況重映於心,使刺痛你的事件鋒芒盡折,這樣做頗具效果,不妨一試。
人們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產生不愉快的想法。所以,重要的是不但要學會如何排除掉不愉快的想法,還應當學會怎樣把騰空了的地方裝上健康而積極的念頭和想法。
譬如說,你剛剛疲憊地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裏衝一個澡。熱水衝在身上,使你感到非常舒服。你正在怡然自得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上個月與鄰居吵架的事情,一下子,滿腦子都充滿了不愉快的回憶。
此時你應該將和鄰居的種種不愉快統統排除掉。因為在這個時候,你根本解決不了跟鄰居爭吵的事情,但是能夠把澡洗得痛痛快快。情緒愉快是理所當然的,而不去破壞這種情緒的責任在你自己身上。
把頭腦裏的煩惱念頭清除掉以後,你可以選擇用什麼積極的念頭來取代。你可以挑選任何喜歡的東西作為鼓舞。
要照這個辦法練習幾次,一旦你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嚐到甜頭,頭腦裏浮現的愉快景象會使你覺得舒暢得多。假如過了幾分鍾後,你又想起了那些泄氣的往事,趕緊再去想象美好的事物。隻要你不自覺地想起了泄氣的事情,就必須有意識地行動起來,把那些念頭趕跑。
在你想要放鬆自己休息一下的時候,腦子裏那些泄氣的想法往往趁你平靜的時候會更為頻繁地出現,比如在躺下要睡覺的時候,周圍沒有了旁的聲音,沒有了旁的刺激,你就開始覺得發愁和擔心,煩惱的事情也一起湧上心頭。
不管什麼時候,隻要腦子裏出現泄氣的想法和問題,就要采取措施。隻有你自己才能夠控製你的頭腦。要用“情緒吸塵器”把它們趕走,留出地方來容納即將到來的快樂和成功!
為了對付壞心情,近代藥理學提供了很多鎮靜劑、抗憂鬱劑和抗憂慮劑,但這種藥物療法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還會有很多副作用。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了幾種非藥物方法,可以有效地把人們從壞心情中解脫出來。
如果你心情不好,不妨嚐試以下方法:
(1)運動
在各種改變心情的自助技術中,以耗氧運動最能消除一個人的壞心情。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化學的和其他的各種變化,運動可與提高情緒的藥物相媲美。有些人以為做一些家務活動即是運動,研究證明家務勞動以及其他的體力活對擺脫壞心情的效果不佳。而一些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快走、遊泳和其他重複性持續運動,可以增加心率加速血液循環,改善身體對氧的吸收、利用,這種運動每次至少應該進行20分鍾,每周可以進行3~5次。
運動是改變心情的最好辦法,在心情變好的同時,身體也變得健康起來。
(2)顏色
紐約顏色心理學家帕特裏夏·捷爾巴說:“就像維生素是身體的營養品一樣,顏色也可以成為精神的營養品。”
顏色對人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避免煩躁與憤怒,你就應該不要穿紅色或接近紅色的衣服,鬥牛場上的公牛之所以憤怒地衝向鬥牛士,跟鬥牛士手中的大紅布有很大關係。為了抗憂鬱,你就不要穿黑色、深藍色、灰色等使心情沉悶的顏色的衣服,更不要置身於這種顏色的環境之中。
如果你想心情輕鬆愉快,應該選擇溫暖、明亮、積極的顏色。為減輕憂慮和緊張,應該選擇中性的顏色,以取得鎮定平靜的效果。像一些精神病院,總是選擇鬱鬱蔥蔥水秀山清的地方,而室內總是用白色、綠色作為主色調,這樣可以使病人安靜下來。
假如你心情不佳,可以換一身亮色的衣服試一試,也許會使你心情好起來。
(3)音樂
音樂對不好的心情有治療作用,應當根據等同心情原則選擇音樂。比如你心情憂鬱,就應該選擇憂鬱的音樂,這並非增加你的憂鬱,而是舒緩了你的心情、情緒,使你沉醉在音樂中。你可以選用3~4小段音樂,逐步把你憂鬱的心情導向你所要求的心情。
(4)正確擇食
食物與心情的好壞也有很大的關係。像糖類食物是具有安慰作用的食品,吃糖類食品有鎮靜作用,因為糖類食品可刺激腦組織,使人的心情感到平靜和鬆弛。像爆米花、鹹脆餅幹等低熱量糖果食品,與油炸圈餅、油炸土豆片等致肥食品有同等的鎮靜作用,蛋白質類食品使人維持警戒狀態和保持精力充沛。在這方麵,最好的蛋白質食品是甲殼類、魚類、雞、小牛肉和瘦牛肉,吃些這樣的東西就可產生效果。
高咖啡因的攝取影響心情的變化。經過試驗發現,對某些人來說,高咖啡因攝取與抑鬱、煩躁和憂慮的加深有密切關係。因為咖啡因刺激人的情緒,使你的心情處於不穩定、不平靜狀態。
(5)照明
美國心理衛生研究所發現,有些人容易在冬季患憂鬱症,而另外有些人容易在灰暗的雨天憂鬱,這其實都是因為缺少光照引起的。對於此類心情不好,隻要每天增加2~3小時熒光燈人工照明,心情就會漸漸地好起來。
(6)睡眠
睡覺是放鬆神經、緩解憂鬱的一種好方法。它可以解除人們因精疲力竭導致的心情低落。睡眠中的做夢同樣具有消除緊張、焦慮的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不論是否記得,夢都可以幫助人們同化緊張的事情,從而發揮其調節心情的功能。
西方流行的催眠方法,實際上即讓人進入夢境,追溯過去發生的事情,從而解除內心的憂慮與恐懼,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石,你一定要相信,人的心態確確實實在影響著人的行為和命運,決定著人的健康和幸福。
遇事大度一點,你會更健康
我們已經知道心態會影響健康,你的精神樂觀快樂、堅強,那麼你的身體就會輕鬆自在,你也就會活得更健康。
九五之尊的帝王,像乾隆、康熙這樣高壽的皇帝是很少見的,絕大多數的帝王都是未老先衰,短命夭亡。分析其原因,一部分是由於聲色犬馬,縱欲過度的結果;另一部分卻不一樣了,他們既注意飲食營養,也愛好體育運動,但仍然未老先衰。查根究底,這與他們終日勾心鬥角、精神負擔沉重密切有關。
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裏諄諄告誡人們:千方百計地為名為利,隻醉心於追求虛榮和權勢,必然使精神內耗,正氣虛弱,一旦遭受外來邪氣的侵襲,就會引致“非常之疾”。
而晉代著名的養生家稽康在《養生論》裏說得更清楚,他指出:“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他談到影響健康的多種因素,如飲食、色欲、情緒等等,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名利不去”,即不能拋開心靈的枷鎖。
生活中一些中年人終日追名逐利,損人利己,斤斤計較,這種人永遠也無法體會輕鬆快樂,一生都將與煩惱為伴。一位醫學博士指出:“個人主義往往是憂傷煩惱的源泉。因為個人主義者欲壑難填,整天患得患失,憂心忡忡,妄想、憤怒和沮喪在他的腦子裏‘大鬧天宮’,沒個安寧。這樣的人往往自食其果,‘老得快’就是其中的一個惡果。”
這樣的人生是極其可悲的。在達到一個目標時,他所感受到的不是收獲的歡樂,而是在為下一個更高的追求而憂心忡忡。就像一個人千辛萬苦掙到了一萬,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掙得一個十萬,當他真的拿到十萬時,他會真的快樂滿足嗎?答案顯然是不會的。這種人不會與人分享快樂,到頭來隻會使自己的精神枷鎖越來越重,陷入極度痛苦的深淵。
與此相反,心底無私沒有精神負擔,胸懷開闊,心境恬靜,情緒樂觀,往往得享高壽。
古人認為:思想上安定清靜,不貪欲妄想,體內的真氣就和順,精神也內守而不耗散,疾病就無從發生。《黃帝內經》對此進一步解釋說:“古代懂得養生的人,活到百歲而動作不衰,除了回避邪氣,勞而不倦等因素之外,尤其重要的是他們思想上安閑,心境安定,沒有恐懼,少有奢望。吃得很好,穿得也很隨便,樂於習俗,沒有地位高低的羨慕,為人樸實,因此不正當的嗜好難以轉移他們的視聽,淫亂邪說也誘惑不了他們的心意。”中國現代的一些壽星熱愛生活,胸懷開闊,不計名利,他們的高壽就印證了這種說法。
我國著名小麥專家金寶善教授,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解放前他曾想靠科學、靠教育救國。1939年,他任中央大學農藝係主任,帶著助手到四川農村去推廣新的小麥品種,結果反被當地政府拘留。農業學家不許去農村,這實在是太荒唐了!他憤懣,他鬱悶,而又無可奈何。在那黑暗的歲月,精神上的長期壓抑,加上胃病的折磨,使他未老先衰。40歲出頭已經拄起拐杖,還不到50歲,頭發就完全白了,成為中央大學的“四老”之一。
解放以後,他的聰明才智在祖國的農業科學事業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培育的優良小麥品種終於在長江流域大麵積推廣,他精心撰寫的書也出版了,他心花怒放,十分高興。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他多年的胃病也痊愈了,不僅扔掉了拐杖,而且比同齡人更為健康。大家都說:金老越活越年輕了。
1982年,他雖然已是86歲高齡,仍然為發展我國的農業操勞。當他得知人們對黑龍江三江平原的開發有爭議時,便不顧夏季的炎熱,親自前去調查,往返幾天,行程萬裏。此時的他毫無龍鍾之態,動作利索,思維敏捷,看上去完全不像八十多歲的老人,至少要年輕二十歲。
金老老而不衰,原因固然很多,如生活有規律,飲食有定量,經常散步,適當參加體力勞動等。但他對事業的專注,胸懷寬廣,性格開朗,不計名利,無疑是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身邊的人所說:金老關心國家大事,專心致力於小麥的研究工作。無關緊要的事情,不管別人怎麼說,他都不受幹擾。這大概就是金老的養身之道吧。金老的夫人說得尤為生動。她說:“你們要他講長壽之道,我看他就是因為不生氣。他的腦子是‘結冰’的,人家當著他的麵罵他,他照吃照睡,滿不在乎。他這個人從來不想當官發財,一輩子就是老老實實做學問。一個人不為名,不為利,心胸開闊,不為那些雜七雜八的是非小事纏身,既不氣悶,也不傷神,不就長壽了嗎?”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給自己的心適當放個假吧。讓疲憊的你充分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悅,那樣你會驚喜地發現,你神奇般地恢複了全身的力量,你對前進的道路充滿了信心。
解鈴還須係鈴人,自己套上的枷鎖還需要自己解開,遇事大度一點,何愁陰霾不開,何愁健康不在!
憂慮是健康殺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尤其是40歲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生活中難免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但你不能因此憂慮個沒完沒了,因為憂慮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損害你的健康。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寫過一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小說講,有一個小公務員一次去看戲,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結果口水不巧濺到了前排一位官員的腦袋上。小公務員十分惶恐,趕緊向官員道歉。那官員沒說什麼。小公務員不知官員是否原諒了他,散戲後又去道歉。官員說:“算了,就這樣吧。”這話讓小公務員心裏更不踏實了。他一夜沒睡好,第二天又去賠不是。官員不耐煩了,讓他閉嘴、出去。小公務員心想,這下子可真是得罪了官員了,他又想法去道歉。小公務員就這樣因為一個噴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他……死了。
契訶夫對小公務員死因的描寫雖有些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憂慮確實會損害健康。
某醫院李大夫接待了一位自稱患了不治之症又求醫無門的病人。患者是位年近40歲的中年男士,這位陳先生在某外資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飲食都很不規律。三個月前,陳先生經常感覺沒有食欲,飯後感覺腹中脹氣,還經常出現腹瀉。起初,陳先生以為是一般的胃腸問題或脾胃不和,隨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藥物,很多天後,病情不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陳先生去了很多家醫院,腹部B超、腸胃鏡、消化道造影等檢查都做遍了,未見異常,但不舒服的感覺像惡魔一樣始終糾纏著他,陳先生總覺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類的惡疾。
李大夫初步了解了他的病情,又向陳先生詢問了一些工作和生話中的事情。原來,已近不惑之年的陳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要輔導兒子功課,經常是一邊為孩子做聽寫練習,一邊打瞌睡。工作和生活壓力時常使陳先生覺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像上了發條一樣,腦子裏的弦繃得緊緊的,時間一長,他經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時還會失眠。前一段時間,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腸胃不適的新毛病。
李大夫聆聽完陳先生“訴苦”,又仔細分析了他的各項檢查結果,最終將其診斷為:功能性胃腸功能障礙伴發抑鬱症。陳先生對診斷結果吃驚不已,原以為自己是消化係統出了問題,怎麼會是抑鬱症呢?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學者對情緒波動對人體胃腸運動的影響做過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當患者情緒憂鬱、恐懼或易怒時,可顯著延緩胃的消化與排空,結腸運動也明顯受到抑製。據統計,功能性的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符合抑鬱症診斷標準的占30%以上,結腸功能紊亂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鬱。
憂慮不但是導致腸胃疾病的一大病因,它還會引發風濕症和關節炎。世界著名的關節炎醫學權威羅斯爾·西勒指出了導致關節炎的四個原因:
婚姻生活的觸礁
經濟拮據
極度的憂慮
宿仇積怨
當然,這四種情緒狀況並不是導致關節炎的唯一原因,但這四種卻是其中“最普遍”的致病因素。
在美國,心髒病是排行首位的死因。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者約有30多萬人,而同一個時期死於心髒病者卻多達200萬人,而且其中約有100萬是因為焦慮緊張造成心髒病致死的。難怪連名醫都搖頭歎息:“對憂慮的侵蝕束手無策的人注定要早死。”
憂慮甚至會使最強壯的人生病。
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最後幾天裏,格蘭特將軍生病了。當時格蘭特圍攻裏奇蒙德已有9個月之久,李將軍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饑餓不堪,有好幾個兵團的人都開了小差。其餘的人在他們的帳篷裏祈禱——叫著、哭著,看到了種種幻象。眼看戰爭就要失敗了,李將軍手下的人放火燒了裏奇蒙德的棉花和煙草倉庫,也燒了兵工廠,然後在烈焰升騰的黑夜裏棄城而逃。格蘭特乘勝追擊,從左右兩側和後方夾擊南部聯軍,並由騎兵從正麵截擊,拆毀鐵路線,俘獲了運送補給的車輛。
由於劇烈頭痛而眼睛半瞎的格蘭特無法跟上隊伍,就停在了一個農家。“我在那裏過了一夜,”他在回憶錄裏寫道,“把我的兩腳泡在加了芥末的冷水裏,還把芥末藥膏貼在我的兩個手腕和後頸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複原。”
第二天清早,他果然複原了。可是使他複原的,不是芥末藥膏,而是一個帶回李將軍降書的騎兵。
“當那個軍官到我麵前時,”格蘭特寫道,“我的頭還痛得很厲害,可是我一看到那封信的內容,我就好了。”
顯然,格蘭特是因為憂慮、緊張和情緒上的不安才生病的。一旦他在情緒上恢複了自信,想到他的成就和勝利,就馬上好了。
那麼對於憂慮——這個健康殺手,我們該采取什麼辦法對付呢?
紐約卡瑞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威爾斯·卡瑞爾的經曆和做法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卡瑞爾年輕時曾在紐約州的水牛鋼鐵公司做事。有一次他要去密蘇裏州的匹茲堡玻璃公司安裝一架瓦斯清潔機,希望由此去除瓦斯產生的雜質,提高燃燒率,並預防引擎磨損。
但這架機器此前隻被試驗過一次。當卡瑞爾到密蘇裏州後,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出現了,雖然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可以使用,但效果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事實上,他感到失敗了。
卡瑞爾回憶說:“我對自己的失敗感到非常吃驚。覺得自己被擊了一悶棍,胃和肚子也痛了起來,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後來,我認識到,憂慮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我想出一個不需要憂慮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非常有效。”卡瑞爾的方法大致如下:
他先周全耐心地分析整個情況,找出萬一失敗可能發生的最壞後果。
他想:“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沒有人會把我關起來或者槍斃我,最多不過被解職。但老板也有可能撤換機器,自己受點損失。”
預測了最壞的後果後,自己就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去接受它。卡瑞爾對自己說,事情還不至於那麼糟,盡管會丟掉差事,但機會有的是,自己還會有其他工作可幹的。而且,老板也知道他們現在正在試驗機器,他們完全可以把損失算在實驗費上,因為這畢竟隻是一個實驗而已。同時,自己也要完全地輕鬆下來,用一份平靜的心情去對待將要發生的一切事。然後集中精力和時間,拿來試著改善麵臨的情況。
他努力去尋找方法,力圖減少麵臨的2萬美元的損失。做了幾次試驗後,他驚喜地發現,隻要再多花5000塊錢,添一些設備,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公司同意照他的主意辦,結果損失隻有5000塊錢。
卡瑞爾的努力挽回了許多損失,自然贏得了老板的青睞。
而馬薩諸塞州的威爾·卡特先生親身經曆的故事證實了這一理論的科學性。
“那是1920年的事,那時我憂慮過度而致胃潰瘍。有天晚上因大量吐血,立刻被送到醫院,體重由70公斤直降到40公斤。病情相當嚴重,躺在床上動也不能動,連舉起手來都被禁止。醫師已宣告我無可救藥。我每小時服用堿粉、半匙牛奶及煉乳一次來苟延生命。護士每天早晚將橡皮管插入我的胃,吸出裏麵的汙液。
“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月,最後我對自己說:‘你就隻能躺在這裏等死嗎?你還是好好利用你剩餘的時間吧!你不是夢想要環遊世界嗎?現在再不去以後可就沒機會了。’於是我告訴醫生們我想去環遊世界。他們都驚訝地瞪大眼睛說我太瘋狂,以這種光景出去旅行,不死在海上才怪。他們一致勸我放棄,但我心意已決,豈肯就此作罷!我決定帶著自己的棺材去旅遊,我會每天給自己抽取汙液,按時服藥。我和輪船公司取得聯係,將棺木放在船上,一旦死了就請人把我的屍體放入冷凍庫運回家鄉埋葬。
“當我坐在洛杉磯船運公司前往東方的郵輪上,突然覺得神清氣爽起來,我漸漸不用再頻繁地吃藥和抽取胃液了,我能吃的東西也多了起來,不久之後就開始享用各地美食,連可能會要了我的命的刺激性的異國料理也都無所禁忌。幾個禮拜之後,也能盡情享受雪茄的吞雲吐霧之樂,甚至來者不拒地飲用摻蘇打水的威士忌,過著前所未有的快樂日子。旅行期間我經過了能送我早入棺材的季風區及台風區,令人心驚肉跳的各式各樣冒險既愉快又刺激。在船上,我交了新朋友,和他們交談、打牌、跳舞,每天都過得很快樂。當船抵達印度的時候,我意識到那些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比起當地的貧困饑饉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等旅行結束回到美國,我的體重恢複到60公斤,幾乎忘了胃潰瘍這碼事。這一生,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我重新開始工作,每年都安排假期出去旅行,再也沒有躺到病床上去過。”
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壞情緒對健康的負麵影響,如果憂慮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避免太長時間影響我們,你應該提醒自己:憂慮無濟於事,我要努力解決問題,說不定情況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