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發展好比逆水行舟,智者、長輩和上級就好比經驗豐富的舵手,他們的意見,會給你很多啟發。如何驅風避浪,如何行進得穩健,更是一門學問。
行動指南
要善於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並進行完善。職場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借鑒、交流和提高的過程。
星期四 定出更高的目標
鄭太是一位很不錯的領導人,我很欣賞她。她不僅人非常好,而且辦事能力很強。在安利中國公司的10年中,鄭太一步一步渡過一個個難關,很好地執行了總部的整體目標。我們相信她可以做得更出色。我很信任她,她有很強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也會給公司定出更高的目標。對於鄭太的能力,我們在安利進入中國市場前,就很了解了。她是個具有很強創造力、管理能力和熟悉中國國情的管理人才。
——安利全球總裁德·狄維士對鄭李錦芬的評價
背景分析
對於職場中人而言,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步驟就是製定目標、分解目標、完成目標。這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能力。安利全球總裁德·狄維士的一席話,是對鄭李錦芬工作能力的一個側麵評價。
很多人都有非常強的辦事能力,每個人也都在尋找能發現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工作、提拔自己成長的貴人。溫安洛家族與狄維士家族就是鄭李錦芬的貴人,他們是伯樂,發現了鄭李錦芬的“千裏馬”特質。伯樂發現千裏馬,千裏馬也發現伯樂。是千裏馬,必要奮蹄猛跑。隻要跑得比別的馬快,就一定會進入伯樂的視線。
職場和生命中的貴人,於焉出現。要想找到自己的貴人,關鍵在於勇敢地製定目標,將自己推銷出去。
行動指南
做好職業生涯定位,完成目標,以吸引職場中的貴人,順利打開成功之門。
星期五 我們都有自己的定位
我們的保健品是按照中國人的體質和國家法規的要求做的,我們的質量管理在全世界都是最嚴的,因此,把健康、安全、環保這些特點結合起來,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無論市場競爭怎麼激烈,我們都有自己的突出定位,與目前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2008年,鄭李錦芬接受《中國婦女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高度。對一家公司來講,產品需要定位,營銷需要定位;對個人來講,職業需要定位,人生需要定位。打個比方,企業的經營領導人就如F1賽車手,最善於彎道超車,但如果想要在眾賽手間勝出,就需要精確地把握提速的轉彎點。在具備膽識、過硬專業知識這些特質的前提下,賽車手隻有敢於迅速定位,敢於在彎路段超車,才能獲得遠勝於對手的成功。可以說,沒有定位,就絕沒有成功。
正確的定位可以搭建一個成功的階梯。定位人生,並采取行動,這是職場成功的不二法則。定位需要思考,行動需要勇氣。職場中勝出,兩者缺一不可。認真思考、積極行動,曆史會見證你的成功。
行動指南
定位清晰,目標才會聚焦。
第二周 職場發現
星期一 職業要有發展空間
一家公司的前景如何,它的文化氛圍是否適合我,它為我提供的職業發展空間是怎樣的……這些因素對個人今後的職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隻是考慮薪酬,視野和發展空間都會大受局限,可能就會因此錯過美好的生活。
——2008年3月,鄭李錦芬接受深圳報業集團多家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1982年,李東生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廣東惠陽地區科委當機關幹部。沒過多久,他被一家合資企業——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聘請為技術人員。從機關幹部到技術人員,李東生看中的是職業的發展空間。
和李東生一樣,安利(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也在尋找職業潛力與發展空間,因為渴望的是前行路上的風景,所以根本不在乎腳下的泥濘。1985年,李東生被任命為TCL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1991年,鄭李錦芬被委任為安利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
每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都會麵臨職場生涯的一些重要轉折,而能不能穩健地度過這些轉折,完全看個人的價值判斷。消極的人,往往以打工的心態工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積極的人,如以鄭李錦芬、李東生為代表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會放棄穩定的工作,進入一個頗具挑戰的職業平台,以企業為家,勇敢地麵對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