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指南
在開始職場生涯的時候,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就是把握職場的空間。
星期二 決定讓我來接管
來自亞達城的管理人員看著我們幾個人——一個接待員、一個兼職會計和一個倉庫管理員,然後決定讓我來接管。
——2008年,鄭李錦芬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與其說是來自美國密歇根州大急流市亞達城安利總部的管理人員“慧眼識珠”,發掘並任用鄭李錦芬,還不如說是鄭李錦芬發現自己的潛力,勇敢地迎接挑戰。
初創時的安利,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而直銷這種營銷模式在美國尚處於摸索期,安利的一切也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
在這家僅有五個人的公司裏,領頭羊一開始並非鄭李錦芬。除總經理外,算上秘書、前台兼文書、司機兼送貨,以及兼職的會計,總共隻有四個半人。而自從那位喜歡喝咖啡的總經理因為各種原因離職後,公司名義上隻剩下了四名員工。
鄭李錦芬臨危受命,第一個目標便是振興安利在香港低迷的業務。而這個團隊一開始也僅是創造每個月幾千港元的銷售額。事實證明,安利公司選擇鄭李錦芬來接管業務,讓她作為公司的地區領導人,是明智而富有深意的。
人生好比一場馬拉鬆長跑,職場就是萬米長跑,唯有持之以恒,才能笑到最後。
在職場這個集體馬拉鬆競賽中,不要在乎開始時人多人少,也不要在乎某個人跑得有多快,而應著眼於自己有沒有耐力跟著團隊一起跑。鄭李錦芬無疑是集體馬拉鬆的領跑者。
行動指南
如果你在職場生涯中遇到一次臨危受命的機會,請不要放棄,努力去跑贏這場馬拉鬆長跑。
星期三 新鮮和富有挑戰的工作
10年時間,我們經曆了市場的變化,其中有風雨,也有彩虹;有困難,也有挑戰。在美國總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有人認為,我是安利(中國)公司的明星,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安利的成功,主要是我們從來沒有輕言放棄。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但我喜歡新鮮和富有挑戰的工作。
——2005年10月,鄭李錦芬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喜歡新鮮和富有挑戰的工作,是鄭李錦芬成功的巨大推動力。
在20世紀70年代的“購物天堂”香港,消費品競爭非常激烈,雖然每月隻有幾千塊的收入,但正是因為這份由不平凡的安利所帶來的新鮮而富有挑戰的工作,鄭李錦芬堅信安利可以用直銷、口碑相傳的方式獲得成功。後來,她開拓出的香港市場為這種信念的力量作出了證明。而早年的一線工作讓鄭李錦芬獲得了足夠的曆練,極大地促進了安利市場的加速增長。
福特公司新任CEO艾倫·穆拉利的職場經曆和鄭李錦芬有相似之處,穆拉利一開始也對汽車領域不太熟悉。他25歲進入波音公司,後來做到波音777係列客機的項目經理,1998年更是當上了波音商用飛機事業部的CEO。
造飛機出身的穆拉利,在加入福特之前,需要學習很多汽車領域的新知識。留給他準備的時間並不多,但穆拉利加強了學習,很快使得福特的經營有了新氣象。
行動指南
不斷尋求挑戰,人生才會發生奇妙的變化。隻有不斷創造新鮮的血液,人生才能長盛不衰。
星期四 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
我認為,安利公司過去幾年對本地化的了解和本地化的經營策略可以為其他公司帶來幾點啟示。首先,尊重中國的國情……我們所謂的本地化的思維純粹意味著對中國的國情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尊重。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實際的行動,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2006年,鄭李錦芬在“分享中國經驗”研討活動上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多年之前,國內的電視節目上風行一種“模仿秀”,專門模仿名人,但是替身永遠是替身,隻能學習人家的皮毛。也許可以在穿衣打扮上接近,可以在語氣腔調上混淆,但別人的職場成功是沒有辦法學來的,職場上的成功曆程,也不可能重新來過。同樣,對於一個公司的運營來說,也是具有差異性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就可以成功。
跨國公司看準了中國市場,幾乎都覬覦在這裏分一杯羹。對中國市場,他們也有一個夢想,如果從每一個中國人身上賺一塊錢,那將是多麼廣闊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