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後妃們繞過乾運殿,下了秀麗山,來到佳麗門。全體僧道官和名德法師都在甬道的兩旁跪接。崇禎和後妃們從他們中間穿過,走進佳麗門,踏上白玉雕龍台階,迸到永明殿中坐下,眾僧躬身低頭,雙手合十,從永明殿的左邊,眾道士從右邊,分向建醮的地方走去,連一點腳步聲也不敢發出。過了片刻,從永明殿後邊傳過來鍾聲、鼓聲、磐聲、木魚聲、雲板聲、銅笛聲等等,還有和尚道士的哮經聲,組成了肅穆莊嚴的音樂合奏。王德化走到崇禎麵前,躬身奏道:“皇上,開醮了。”
崇禎沒做聲,立刻從龍椅上站起來,懷著虔敬的心情向外走去,周後、兩位妃子、宮女們和太監們,肅靜地跟在他的背後,永明殿的背後是一個小院,一色漢白玉鋪地,有十幾株合抱的蒼鬆和翠柏,虯枝橫空。其中有一株古鬆上纏繞著淩霄,在蒼翠的鬆葉間點綴著鮮豔的紅花。院子中間搭著一座高大的白綢經棚,旗幡飄飄;蓮花寶座上供著檀香木雕刻的釋迦如來佛像。棚外懸一黃緞橫幅,上題:“敕建消災、弭寇、護國、佑民、普渡眾生法會”。
後妃們暫留在經棚外邊,崇禎帝先進經棚,在釋迦前上了香,焚了黃表,拜了四拜,跪在黃緞拜墊上默默祈禱,求佛祖大發慈悲,幫助他消滅各地“流賊”,降罰滿洲,並且不要再降水、旱、蝗、疫諸災,保佑他的國運昌隆。當默禱結束時他覺得還不夠,又特別祝禱幾句,求佛祖感化張獻忠等洗心革麵,實心投誠,並且使官軍將漏網的李自成早日擒獲,除掉朝廷後患。他求神心誠,禳災情切,雖沒出聲,卻禁不住喉嚨哽塞,熱淚滿眶。祝禱畢,他站起來退到一旁,看著皇後和妃子們依次進來禮佛。
在崇禎跪佛前虔誠祝禱當兒,王德化留在經棚外邊,恭立侍候。一個太監來到他的身邊,湊近他的耳朵小聲說。“宗主爺,王秉筆有事麵稟。”
他轉過頭去,看見王承恩神色不安地立在永明殿後,心中不禁一驚。他使個眼色不讓王承恩來到經棚前邊,自己趕快踮著腳尖兒走了過去,悄聲問:“什麼緊急大事?”
王承恩行了禮,從袖中掏出文書遞給他,小聲說:“請宗主爺指示,這些十萬火急的文書是否現在就奏明皇上?”
王德化把幾封文書匆匆一看,大驚失色。想了一下,他把文書交給王承恩,俏聲吩咐說:“拿回宮去,此刻萬不能讓萬歲知道。縱然天塌下來,也要等皇爺燒過香回到宮中,咱們再向他啟奏。”
王承恩不敢說什麼,悄悄走了。
從建有佛教法會的院落往北,繞過假山,穿過有雕欄的白玉小橋,又是一座圓殿,描金盤龍匾額上題著“環碧”二字。周圍綠水環繞,花木繁茂,蒼鬆數株,翠竹千竿。這是南宮最後和最幽靜的地方,再往北幾丈遠便是覆蓋著黃瓦的紅色宮牆。道壇設在環碧殿中,叫做“敕建三清普臨、降妖、伏魔、消災、洱亂醮壇”。崇禎走進環碧殿,叩拜了玉皇大帝,焚了青同,照例默禱一陣,然後退出。皇後和兩個妃於依次燒香出來。他們到永明殿中休息,吃了點心,起駕回紫禁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