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處罰愉懶的員工

即使有一兩個比較喜歡摸魚的人,也不必對大家抱著警戒的心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鬆下幸之助

如果世上隻有好人而沒有壞人那該多好。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對於這些做壞事的人,應當如何來應對他們呢?

鬆下曾經為這樣的事情傷透了腦筋。當時鬆下公司,還是個擁有50個人的小工廠而已。員工中有人不按規矩幹活,那時鬆下剛開始創業,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不知該如何處理,鬆下煩惱不已。

鬆下想,幹脆就把這個員工辭掉算了,或者不予辭退而給予適當的處罰。哪一種方式好呢?以那時的社會來講,辭退一個員工是比較簡單的事情,隻要有差錯就可以馬上叫員工走人。可是又考慮這些員工是當初費了不少心血雇來的,如果因為有點兒不守規矩做事,就馬上予以開除,從經營者的立場來講,也實在不願意這麼做。所以,鬆下決定還是留他繼續工作,不予辭退的好,可是他做事不守規矩也著實讓人頭疼。

就在鬆下這樣思考時,一個念頭閃入腦海:日本的法律也不是不嚴格,可是平均每50個人還是有一個人犯罪。以國家的德威都不能完全消除做壞事的人,而且國家都可以容忍,像他這麼一個小工廠的所有人,又怎麼能不見賢思齊呢?所以,他決定對偷懶的員工給予適度的懲罰,而不是辭退。

老板對員工應該有適度的信賴,即使其中有一兩個比較喜歡摸魚的話,也不必對大家抱著警戒的心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不要讓關心成了破壞

不去打擾拚命工作的部下。

——鬆下幸之助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想工作、想幫人忙的天性。如果有人對你說:“玩吧,不要工作了。”你可能會一時玩得很高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反而會覺得百無聊賴起來。

對於這種人的本性,鬆下認為,要讓部下發憤圖強地工作的秘訣,是不去擾亂部下的工作。因為,他們本來就想好好幹的,經過你不必要的一再強調,他們反而會逆反起來,覺得工作索然無味,產生休假的念頭。

鬆下一直留心,不去打擾拚命工作的部下。但這並不是說,不注意他們所忽略的地方。做一個負責人,該說的話應該要說,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幹擾他們的工作。

所謂不打擾部屬的工作,就是要信賴部屬,而由部屬自覺自願地去做工作。你要用“你要做啊,你一定能做得好”這樣的話去鼓舞部下,放手讓他們去做。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基礎,在工作的過程中,你的部屬有失誤,當然也不能姑息,隻要不傷害他的自主性,就要提醒他加以注意的地方。這樣的話,你所期待的發展、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平時很熱心催促部屬工作的人,現在應該多加反省:是不是妨礙了部屬的工作?

對立不如親善

誰不是鬆下大家庭的一員,誰就不是鬆下電器的員工。

——鬆下幸之助

“對立不如親善”,這是鬆下作為經營之神的聰穎之處。鬆下從舊式的家庭企業受到啟發,工人像是老板的家人,老板則像是工人的父親。經過改良,舊式的家庭企業模式也必定能適應新產業。

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全世界產業工人無不歡欣鼓舞。日本的工人運動,方興未艾。工人要求增加工資、參加普選、成立工會管理工廠等等一係列要求,無不使資產階級感到恐慌。

通常的法則,愈是大型工廠,愈容易發生工潮,這是因為產業工人集中的緣故。像鬆下這類小型工廠,工潮再怎樣轟轟烈烈,裏麵都靜若一潭死水。偏偏這時,鬆下萌發憂慮意識:如果我的工廠規模一大,難免不發生工潮,我該怎麼辦?他進一步想:我的工廠受外界經濟氣候及自身經營狀況的影響,工人情緒波動,我又該怎麼辦?

所有的員工若能團結得如一家人,鬆下電器才有希望。從這點出發,鬆下的理念逐漸明朗:“鬆下電器的員工都是鬆下大家庭的一員,誰不是鬆下大家庭的一員,誰就不是鬆下電器的員工。”

鬆下設想成立一個類似工會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裏,老板員工一視同仁。構想有了,鬆下卻為起什麼名而大傷腦筋。一天,過去的朋友森田君來看望鬆下,他說:“你何必想得那麼難呢?全體員工步調一致,就叫‘步一會’好了。這‘步一會’,還有‘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朝前邁’的意思。”鬆下心竅頓開,道:“真是太好了!”

“步一會”的成立,使員工有了歸屬感,這標誌著鬆下管理進入自覺階段。

“步一會”一步一步地完善,鬆下電器也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鬆下電器有今天,“步一會”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