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催人奮進的員工守則(1)(2 / 2)

朝會5分鍾,夕會5分鍾,占用的是上班時間。在現代工業化的生產中,10分鍾可以產生千萬的價值,即使如此,鬆下公司依然不改初衷。

朝會和夕會,緣於1919年鬆下幸之助在大開街建新廠以後的做法。當時,鬆下每天在工作開始時總要對員工訓誡幾句——他的滔滔不絕的口才,富於鼓動性的、有條有理的思辨,也是從那時逐漸培養起來的。1933年,鬆下電器業務大發展,公司總部遷到門真街以後,朝會、夕會不僅沒有因時移境遷而改變和廢止,反而作為製度確定下來,以後再也沒有變更過。

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種好習慣可以讓一個人所向披靡立於不敗之地;同樣,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一種好習慣也可以讓一個企業青春永駐常立於同行企業之林。如此看來,鬆下朝會和夕會製度便是這樣的好習慣。

團體結隊出貨儀式

做企業就是先做產品,後做人心。

——鬆下幸之助

鬆下電器公司在每年正月第一次出貨時,總要公司的全體幹部無一缺席地參加出貨儀式。這是新一年公司的第一批產品第一次出廠。那一天,每一個人包括鬆下在內,頭上都紮上纏頭巾(表示團結一致、決心奮鬥的含義),身穿對襟無領武士短外衣,揮舞太陽旗,敲鑼打鼓列隊歡送送貨的車隊。鬆下幸之助走在行進的行列裏,一手扶著車門,一手舞動國旗,帶領大家高呼口號,那情景相當激動人心。

這種做法源於鬆下童年的經曆。他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時,每年正月都要被老板派出去,參加船場街一些商店的出貨儀式。當年正月裏出貨舉行的這種儀式,有祈禱神靈庇佑財源茂盛、生意興隆的意思。除此之外,這種集體結隊出貨的儀式還有振奮精神,增進公司上下同心協力凝聚人心的作用。因此,直到鬆下辭去職務之前,這種儀式均在每年正月開張時舉行。

這種看似不合時宜的儀式,強調人精神作用的難能可貴性。正是這種一點一滴獨有的企業文化,才創造了一個世界性的神話品牌——鬆下電器。正是這種別致的企業精神,才締造了一個日本大和民族的“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

用共同的事業把握人

公司要將使命感視為基礎來經營,才會有發展的希望。

——鬆下幸之助

公司要將使命感視為基礎來經營,才會有發展的希望。

當你選擇了一種職業、一個公司,就應該對這種職業和公司,滿懷同舟共濟的集體精神,並將其付諸實際行動。倘若隻抱著大概會賺錢而試試看的心理來組建公司,絕不會有成功的。

鬆下從事商業活動已數十年,他將這種同舟共濟的集體精神一天天鞏固起來,5年、10年、13年,到了第十三年,才真正明白公司的使命到底在哪裏,並且以此使命感為基礎加強經營。

當公司的員工漸漸增多時,他們各有各的想法,然而在他們的腦海中,對公司的使命和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所以,才出現一股很強的原動力來推動公司的發展。

隨著公司繼續發展,員工的不斷增加,公司的事情,已不能將它視為私事。其舉手投足之間,無論是好是壞,都足以影響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經濟界,更甚至整個國家社會。

公司的正確經營方針,常常能將集體聯結在一起,而社會也會受到其恩惠。假如擁有這麼多員工的公司,有了違反社會繁榮的想法——即使在不穩定中有了這種想法,社會問題也許就變得嚴重了。

如今經營者的社會責任,可以說是一天比一天地加重了。也隻有有了這種社會責任感,才會用共同的事業將經營者與員工聯係起來,共同完成企業的使命。

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經營者除了促進社會繁榮外,還必須存有使部屬滿足、快樂的心願。

——鬆下幸之助

鬆下每次到熊本縣都要去祭拜供奉在社裏的加藤清正將軍。加藤清正將軍最令鬆下感動的,倒不是他一生中的豐功偉業,而是他的仁慈和正直。

有一則關於加藤清正將軍的小故事讓鬆下印象極為深刻。

有一天,加藤將軍邀請同僚福島正則將軍品茶。在福島將軍還沒有到之前,有一位家臣在忙亂中撞壞了加藤將軍房間的紙牆,雖然馬上叫人來修理,但紙色新舊不同還是留下了明顯的痕跡。不一會兒福島將軍來了,一眼就看見牆上色彩的不調合,就問加藤,加藤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他,福島的臉色一變說:“像那種粗手粗腳的家臣,留著幹什麼?還不如推出去殺掉算了。”加藤將軍很不以為然地說:“你雖然武功顯赫,受人敬重,但是太缺乏悲天憫人的胸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