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催人奮進的員工守則(2)(2 / 2)

權威等於說服力

權威是公司精神中樞,愚妄地否定權威,公司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鬆下幸之助

鬆下向來都相信,在一個企業團體中,隻要部屬能尊重上司的權威,而上司也能采納部屬的意見,一切都可以順利地推動。

鬆下與日本最大的佛教組織“創價學會”的會長池田先生常常見麵。雖然,他很年輕,可是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他都是一個優秀的人。鬆下很尊重他。他有兩句口頭禪,常掛在嘴上,那就是:“釋迦牟尼認為……”“日蓮大聖人認為……”雖然很多話其實都是他自己說的,但他絕不說:我認為……而是釋迦牟尼或日蓮大聖人的看法。從嚴格的角度去批評,那無疑是一些謊言,可是他的這些謊言並不是為了自己謀利,而隻是希望能為信徒所信服,從而過上善良和平的生活,提高世人的道德水準。

因此,鬆下認為池田先生很善於利用權威,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鬆下之所以尊敬他,一方麵是他淵博的才學,把創價學會辦得有聲有色;另一方麵是尊敬他的聰明,會利用權威,來使眾人信服。

因此,無論是經營團體或是管理團隊,都必須使大家有尊重權威的認識,並且依照權威的指示辦事,這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夠資格稱“權威”的,是極少數出類拔萃的“專家中的專家”。

以公司而言,管理有管理的權威,技術有技術的權威,確定經營目標和理念,也要有一位“精神”上的權威。隻要充分利用權威的說服力,必能消除大家對工作上的疑懼,團結向前衝。但若公司內部缺少權威,可以由外邊聘請顧問,以他的專業知識提供谘詢和指導。

在企業中,無論是工作上的創新,還是道德的維護,都應以權威的意見為衡量標準。當然,我們要理智地看待權威,不盲目順從,但一定要有尊重權威的意識,這樣公司的發展才能蒸蒸日上。

在現今的社會中,否定權威、反對權威的風氣日甚。每個人打著個性自由的幌子,追求特立獨行。可是,就經營而言,領導和員工還要明確認識。權威是公司精神中樞,愚妄地否定權威,公司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沒說服力就沒影響力

沒有說服力的領導者,就像一塊壓幹的破海綿,引不起別人的興趣。

——鬆下幸之助

明治初年,日本政府想修築從東京到京都的鐵路,但是一些封建保守勢力認為,鐵路是西洋頹廢物質文明的產物,所以群起反對。當時,負責監督鐵路工程的岩倉具視公為了消除反對的聲浪,就公開對人民例舉修築鐵路的“理由”。

他說:“雖然日本的首都已經遷到東京,但皇室一千多年來祖先的墳墓仍多在京都一帶,所以天皇每年都得回京都掃墓祭祖。每次出門,沿途的百姓總要送迎,增加大家的麻煩。如果修成鐵路,天皇返鄉時就不必驚動地方了。因此,為了成全天皇的孝心,又為了東京到京都沿途的寧靜,修築鐵路實在是刻不容緩的事。”

當然,人們知道明治天皇修築鐵路,是基於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考慮,而不完全是為了“盡孝”。可是這個理由巧妙地抓住了日本人崇敬皇室的傳統,比其他一千一萬個理由都有效,原先反對的人,也紛紛表示讚同說:“對,沒錯,我們確實要體諒天皇盡孝的心情。”於是,沒多久鐵路的建設就如期開工了。

同樣道理,領導者為了完成某項使命,常需要動員許多部屬,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讓這些部屬服從命令。而為了使部下服從,首先領導者不但要確立正確的施政方針,還要有良好的領導技巧。

領導者的施政方針如果不夠明確,部下就無從下手工作。可是,一個領導者最忌諱的就是,頑固地認定自己的施政方針正確,別人的想法錯誤,而以高壓的手段強迫部屬服從命令,這樣最容易激起別人的反感而引來反效果。所以,宣布一個政策要大家都遵從時,必須考慮到說話的技巧——隻有具有相當的說服力,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什麼是說服力呢?那就是說話時要考慮到時間、場合和對象,因人因事,說出足以打動對方的心意,並使之無法抗辯或說反對的話,以達到使別人來替自己辦事的目的。

“沒有說服力的領導者,就像一塊壓幹的破海綿,引不起別人的興趣。”鬆下說。

說話乏味又沒有吸引力,就算他所傳播的是耶穌的真理,也不會有人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