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貫徹共存共榮原則(1)(1 / 3)

貫徹共存共榮原則

優先考慮對方利益,不僅是為對方著想,更是為了自己,結果是雙方都能得到利益。

——鬆下幸之助

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帶動整個社會的繁榮。如隻有自己的公司得到發展,社會成長卻不能相配合,這樣的企業終究是不能長久的。企業與社會必須一起繁榮,共存共榮,否則必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這是自然的法則。

企業為了擴展它的事業活動,就要靠和它有往來的企業或人。如買方、賣方、消費者以及提供資金的股東或銀行,甚至於地區、社會大眾等,彼此以各種形態保持關係。如果犧牲有關係的一方來圖謀自己公司的發展,就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最後必會導致自我毀滅。因此經常考慮和有交易往來的對方共存共榮,可以說是企業維持長久發展的惟一道路。

例如,為了答應消費者減價的要求,就必須請供應原料的廠商降低價格,但是碰到這種情況,絕不能隻要求對方降價,而要考慮到減價後,對方是否仍能經營。換句話說,必須考慮是否能夠確保對方的適當利潤。

基於共存共榮的理想,就必須充分考慮對方的立場和利益。優先考慮對方利益,不僅是為對方著想,更是為了自己,結果是雙方都能得到利益。

與同業共存共榮是最困難的,同業之間免不了競爭,而且競爭極為激烈,常常形成惡性競爭,這種惡性競爭很可能將一位合格的經營者擊倒,使業者產生紛擾,最後帶給社會很大的弊害。業者間不能確保相互的適當利益時,往往會造成稅金減收,國家社會也蒙受很大的損失,所以說惡性競爭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縱使小企業有時候被卷入惡性競爭,但隻要居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毅然地貫徹公平競爭的原則,業者當不致陷於混亂。這就好比在國際社會舞台上,小國之間惡性競爭,引發戰爭,但如果大國不卷入這場是非,而以公正的立場居中調停,戰爭就不會擴大,不久後自然平靜下去。如果居領導地位的企業,率先引發惡性競爭,就像世界大戰一樣,必將帶給企業界很大的混亂,使業者蒙受極度傷害,同時也影響到企業本身的信用。

能考慮到這些問題,確實很不簡單,但是經常注意去實踐業者之間的共存共榮,是很重要的。規模愈大的企業,對這個問題所負的責任也愈大。

共存共榮與自主經營

沒有自主經營,就沒有共存共榮,因為它是共存共榮的第一步。

——鬆下幸之助

共存共榮的第一步是自主經營。

本來共存共榮與自主經營在現實社會以及商戰中是存在著矛盾之處的。對於這種矛盾,無論是廠家還是批發商必須在經營過程中想方設法處理好。

事實上,自主經營與共存共榮之間存在著共同性。

所謂自主經營,就是在自己的責任下進行工作。這種在自己的責任之下的工作會帶來什麼呢?第一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相反,如果不是自主經營,就要借助別人的力量,或是請求別人的幫助,這就會給別人增添麻煩。因為給別人添了麻煩,所以就談不上共存共榮了。從這個角度上講,共存共榮的第一步確實是自主經營。

第二,隻有在這種自主經營的基礎之上,才能幫助他人,引導他人,與他人共同前進。所以,首先要獨立,然後再與鄰近的人攜起手來。即使是獨立,若仍然猶猶豫豫,如果這樣去握鄰居的手,說實在話,鄰居也是很為難的。

這樣看來,不進行自主經營的人,進行的就是依存經營,那就達不到共存共榮。他們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去幹的。用鬆下的話說,在別人幫助下去幹,遲早就會露出破綻,所以,不依靠別人的幫助而是自己去作,這是原則。隻有在此基礎上相互幫助,同心協力,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