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幸之助非常重視以人的觀點看人,他認為這可以用於經營企業,也可以用於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外形不同,思想也不同。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但是卻依然有明確的共同性。越是了解人,便越容易與人相處,也越容易與其進行互利的互動。就此,鬆下幸之助使用了生動的譬喻:“就好像我們人類飼養豬、牛、狗、貓等牲畜,如果對這些動物了解得越多、越正確,飼養就越順利。”
鬆下幸之助把這套從人的觀點看人的法則,應用於管理方麵。企業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而是由很多人員組成。當中有基層員工,有中高層的管理人員,也有負責最高決策的董事局。鬆下幸之助身為最高的領導人,他需要從多方麵思考這些受管理的人,以便能了解這些人。然而,他受到企業規模的限製,因為規模越大,要了解個別的人就越不容易。麵對這樣龐大的企業,有這樣多的員工,他除了透過了解人的共通性去看人之外,還要了解自己,因為自己也是人。在認識自己以後,就更加有利於發揮自己作為領導人的責任和義務,因而更善於管理,工作也將容易得多。
麵對消費者,情況也是一樣。消費者也是人,他們有其需要,有好惡。企業家要把產品銷售給消費者,賺取消費者的錢,就需要了解他們。
欣賞努力並創新的人
每天不斷努力,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鬆下幸之助
隻有不放鬆自己,不斷進修的人,才有資格與別人一較高下。
鬆下做會長時,經常對中層以上的幹部這樣說:
“美國的大公司,在開辦新的分公司或增設辦廠時,二三十歲的人往往就能擔任主管職位。你們大約也與他們同年齡,但是如果現在公司要求你們擔任技術部長、廠長,或是分公司的會長的話,你們會怎麼回答?‘我會盡力回報公司對我的重用。作為一個廠長,我會生產優良產品,同時也會好好訓練員工’。或者說,‘我能愉快勝任,好好幹會長的職務,請放心地指派我吧。’你們是否能馬上像後者那樣回答我呢?
一向在公司工作,任職十年以上的你們,有了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平時不斷地鍛煉自己,不斷地進修。一旦被派任主管職位的時候,有跟外國任何公司一較高下,把工作做好的信念嗎?你們有這種把握嗎?有把握的請舉手。”
發現沒有人舉手後,鬆下繼續說:
“各位可能是謙虛,所以沒有舉手。但是我希望至少能在你們心裏能立刻舉手。到目前為止,有很多位你們的前輩被委派重任後,表現優異,深受公司、同業間和社會的稱讚。由於他們的領導,公司才有現在的發展。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修、不斷地磨煉自己,認真掌握工作要領。所以,一旦被派任主管時,能夠發揮他們的力量,帶來十分良好的成果。
我認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這一點是不變的。藝術界的名演員,如果報紙上的影評、劇評,指責他們的缺點的話,他們會一夜不眠地考慮自己的缺點。這就是我們能欣賞到優良演出的原因。對公司來說,平時認真地磨煉和努力,是一樣的重要的。缺乏不斷地努力和磨煉,絕對不能培養自己的信心和實力,來勝任主管的工作。
高人是努力並創新的人。雖然說起來是很簡單,而且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每天不斷努力,其實不那麼簡單。所以,你們要時常互相激勵,重新認識自己,不斷保持創新的意念。”
選擇名稱有標準
品牌就是一切。
——鬆下幸之助
品牌的聲譽,代表了企業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