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種反映客體現實與人的主觀需要之間關係的心理活動。常見的基本情緒有快樂、憤怒、悲傷和恐懼四種。情緒具有動機、信號、適應和組織等很多重要的作用。下丘腦、杏仁核以及網狀結構等都是與情緒的產生有關的重要生理結構。本章還重點介紹了有關情緒的一係列理論。早期的理論有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徳學說;認知理論包括評定—興奮學說、沙赫特的三因素情緒理論和認知評價理論等。適當地表達和調節情緒,有助於緩解壓力,維持較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希望大家能將本章中的知識合理運用到生活當中,做情緒的主人。
一位人口普查員來到某戶人家家裏,迎接他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她生了3個女兒。當普查員詢問這三個女孩的年齡時,這個婦女有意賣了一個關子,說:“如果你將她們各自的年齡相乘,得數會是72;但如果將她們的年齡相加,那又碰巧是我們家的門牌號碼了。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人口普查員說:“可是要推算出她們的年齡,這些信息還不夠啊。”
這位婦女又說:“那好吧,我的大女兒有一隻貓,其中一隻腳是木頭做的。”
人口普查員道:“哈!現在我知道她們的年齡了。”
那麼究竟這三個女兒的年齡是多少呢?
(資料來源:羅伯特·艾倫主編 。門薩M ensa係列叢書 。第二輯 。邏輯陷阱 。楊振華譯 。太原:希望出版社,2004)
上題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智力題,那麼究竟它考察了一個人的智力的哪個方麵呢?這是一道符合心理學要求的智力測驗題嗎?回答出這道題能衡量回答者在人群中的智力水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