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爾頓開始,人們就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可測量的。比奈量表使我們進入了IQ測試時代,智力成為人們時刻關注的話題,智力測驗因此被廣泛運用,特別是斯坦福—比奈量表和韋克斯勒量表係列。隨著智力測驗的開始,也引發了一個最大的問題:究竟什麼是智力?為了定義智力的本質,心理學家不斷研究著:從最開始的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瑟斯頓的群因素論等經典智力測量理論到加納德的智力多元理論、斯騰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論等現代智力理論,可以發現:心理學家對於智力的本質的探索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認知領域,開始更多地從環境和生物因素考慮智力的本質。但不可否認的是,斯皮爾曼提出的g因素至今仍是智力測驗的主要部分。為此,我們需要對智力有一個更為廣泛的認識,並且更為科學地看待智力測驗所得的分數。
從這章還可以發現:能力作為更為基礎的概念,是智力的基本組成部分,而個體的能力發展趨勢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出生頭幾年發展智力最快,18~25歲達到頂峰,同時能力的不同側麵發展速度和規律也有所不同。通過對智力的不斷研究,人們發現普遍性的能力發展趨勢及對能力的影響因素———環境和遺傳,能力的可培養、可發展被人們所了解和運用,不僅在於理論上的豐富,更多地是實踐上的運用———更多的人開始科學地對待人的多種能力,對能力發展的注重也不再局限於學業方麵。
古希臘神話塑造了眾多神明形象,其中阿波羅是太陽神,他光明磊落,聰明,通曉世事,精通音律、箭術、醫術,同時也是音樂、醫藥、藝術、寓言之神。狄奧尼索斯是酒神,他發明了種植葡萄和釀製美酒技術,並到處傳播這種知識,給人們帶來飲酒的歡樂。太陽神阿波羅具有安穩、遵守秩序、理性、固守傳統和中庸之道的精神特征;而酒神狄奧尼索斯具有充滿熱情、愛好幻想、易衝動、富有進攻性的精神特征。後來尼采形象地把這兩種人物特征描述為“阿波羅型”(Apollonian)和“狄奧尼索斯型”(Dio ny sian),又稱之為“日神型”和“酒神型”。
“阿波羅型”和“狄奧尼索斯型”即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格特征。那究竟什麼是人格?心理學家對人格做出了什麼解釋?人格差異性應如何測評?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呢?本章將從這些方麵入手,對人格進行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