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老漢為何緊隨老伴而去(3 / 3)

首先是盡情傾訴。兆麟父親喪偶後的強加抑製是很不科學的。喪偶老人應把內心的痛苦、焦慮和種種想法,一古腦地向子女或親友傾吐,以尋找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傾訴和宣泄可以起到心理消毒的作用。一旦將心中的痛楚傾訴出來,可使倍感憂傷的心緒平息許多,並從親朋好友的安撫中感受到溫馨與關懷。

其次是自我安慰。失去了幾十年朝夕相處患難與共的老伴,怎能不難受?但是,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老伴去世已經成為無可挽回的事實。因而應該理智地去看到,死亡是每個人的昀終歸宿,隻是早幾年與晚幾年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寬慰自己,“早走”的老伴一定“希望”我多保重身體,堅強地再多活幾年。

再次是避免自責。許多老年喪偶者都會如兆麟的父親一樣程度不同地自我責備,認為對不起死去的老伴,比較多的是譴責自己沒有很好滿足老伴臨死前的某些願望。這種不必要的自我責備,既傷身體,又害心理。由於過分的自我責備,使喪偶的老人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給自己施加了沉重的壓力,使自己身體衰弱,形成心理障礙。其實,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的親人身體永遠健康呢?但是許多事情都由不得人。這既不能責難醫生,更不能責怪家屬。至於曾與老伴生前發生口角或矛盾,也是屬於正常的家庭生活現象,長期與自己患難與共的老伴,絕對不可能在九泉之下還記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第四是轉移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如果喪偶老人總是將自己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到老伴的遺物上去,勢必不斷強化自己對老伴的思念之情,無謂地增加自己的痛苦。所以,為了避免自己折磨自己,應該盡快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人或事上去。一是客觀轉移。比如,老伴去世後,可以暫時到子女家中住段時間。還可以把房間重新布置一番,及時將老伴生前常用的物品收藏起來,避免觸景生情,見物思人。二是主觀轉移。比如,雖然不能離家,卻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未來生活上去,或者將注意力轉移到第三代的養育上去。縮短老人喪偶的治喪時間,當然是盡快轉移注意的重要辦法。這一點,兆麟父親的教訓是深刻的。

昀後是走向生活。隨著老伴的去世,家裏原有的生活模式已經被打破。如果長期處於不確定的狀態,喪偶老人很難恢複平靜,也容易在一個很長的時間裏處於孤獨淒涼的困擾之中。如果能夠積極地走向新的生活,盡快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輕鬆愉快的情緒就會取代孤獨感。喪偶老人應從家庭走出來,積極地投入生活。還有工作在身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成就感有助於替代悲傷感。退休老人也應積極參加社會或群體活動。比如,早晨安排時間參加晨間鍛煉,然後去菜場買菜,等等。安排時間參加老年大學的學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老有所為。如果有時間和精力的話,還可以適當參與街道社區或老年協會的活動。還可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養花、養鳥、釣魚,練習書畫等。雙休日與兒女及孫輩相聚,或者拜訪親朋好友。這樣的生活既充實,又輕鬆,有助於喪偶老人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保持心理健康。

但願喪偶的老年朋友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逐步走出悲傷和痛苦的情感低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開創嶄新的生活來充實自己,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