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紳士風度”國家的德育(2)(1 / 3)

7.采訪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特別是告訴兒童一些關於社會服務領域的事,也可以請政治家、社會工作者、教師、醫生、專家來校討論他們的專業和有關的道德問題。

8.學習各國的曆史和文化的發展。

9.參與地方事務,如“拯救兒童”的募捐活動、訪問老人院、醫院、殘疾兒童學校、社區中心、法院等。

10.討論暴力、吸毒、酗酒、吸煙、賭博、核戰爭等。

即使今天的英國,在家庭教育中,按照“紳士教育”傳統來教育孩子,仍是一個特色。在英國的家庭裏,絕對看不到對兒童的沒有理由的嬌寵,犯了錯誤的孩子會受到糾正甚至懲罰。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讓他們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了允許家長體罰孩子,至今許多學校仍保留著體罰學生的規矩。

在一般的家庭當中,5歲以下的孩子都不準與大人們同桌吃飯,不允許挑吃挑穿,到了該做什麼的時候一律按規矩辦事,故意犯錯誤和欺負幼小,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是對什麼人,孩子必須懂禮貌,說話客氣,對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將受到父母的訓斥,甚至身體的懲罰。隻有懂事而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到父母的誇獎。這僅僅是英國家庭中紳士教育的一個側麵。言談舉止符合標準。對人彬彬有禮是對每一個孩子的基本要求。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作為父母會悉心照料他們,但不會嬌寵、溺愛他們。所以,英國的年輕父母很少總是將孩子抱在懷裏,而是讓他們隨便地爬,隨意地玩。當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時,英國父母絕不會扶起他,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去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使他們明白,他們每一個人都不能依靠父母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國的家庭裏,孩子永遠不是中心。這一點西方的大部分國家的觀念是一致的。

在英國不論是富人家庭還是普通家庭,不論條件如何,都不會對小孩嬌寵,人們會有意識地“創造”一些艱苦的環境,讓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為的艱難,以磨煉他們的意誌,以便在以後的生活中養成堅強的意誌,適應各種意外的困難。公學,是英國的貴族學校,有些公學舉世聞名。在這些名牌公學裏上學的學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學學費昂貴,強調品學兼優。然而在公學裏讀書的富家子弟卻生活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校方故意將夥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設備。學校要求每個公學生必須在惡劣的天氣裏穿短褲出現在操場上、課堂上,堅持冷水浴,不準蓋過暖的被子,冬天也要開窗就寢。這樣做是為了除去孩子的嬌氣,養成堅強的意誌,提高其身體和精神素質。在公學裏,人們以吃苦為榮,以意誌堅定為高尚,樹立了一種合乎自然的價值觀。在英國人的眼裏,這是一種模擬的生活環境,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這一環境的磨煉,準備許多實際生活的本領,以增強在艱難的環境下生活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認為孩子應該懂得忍耐,因為現實的成人社會裏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他們認為,作為一個紳士,如缺乏忍耐和自我克製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沒有修養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學會忍耐,將來也不會有大的作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傷害,即使他們大哭也絕不會在父母那裏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對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會給予嚴厲的訓斥。這樣,日子久了,孩子漸漸地就會明白,他是生活在一個隻能依靠自己的環境當中,不管是哪種痛苦,都不必求助別人,要自己去忍耐。時間一長,孩子的堅忍性格會自然養成的。堅忍不拔的性格有助於成就偉大的事業,這是英國人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