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教學方法以課程設計(Course works) 和現場講解展示 (Presentation)而著稱。作業題目多以實際問題為主,這需要親自動手,小組協作和發揮想象力,又無統一準標答案的課後作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力。英國的考試對答案的標準與否要求並不太嚴格,在一些文科考試中,甚至沒有標準答案。老師鼓勵學生擁有個人觀點,鼓勵學生去發現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對一個問題闡述得有理有據,他可以比照搬書本的學生得更高的分。畢業論文更是讓學生在三個月的時間中將他所感興趣的問題研究得淋漓盡致。
英國基礎教育學生評價
英國中小學的辦學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課程設置上,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素質; 在育人環境上 ,利用學生的作品來布置校園環境,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教學方式上 ,重視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生成、發展和形成,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差異; 在評價方式上 ,注重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下麵我們著重介紹英國的差異教學和學生評價。
目前,在英國基礎教育領域中存在學生評價三級框架體係:
1.處於最上一級的是國家考試( National Curriculum tests and tasks)。這種評價是終結性評價( Summative Assessment ),是關於學習的評價( Assessment of learning ) 。 主要來檢驗每一個階段結束時 ( at the end of the key stages) 學生的收獲,考試標準一般采用全國統一的標準級別,國家考試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教育質量。主要的考試有所有學生在第一、第二、第三學習階段結束時都要參加的 SATS考試(即國家課程測試)和在第四學習階段結束時要參加的 GCSES考試(即通用中等教育資格考試),還有部分在第五學習階段學習的學生為了進入大學而參加的Alevel 考試 。其中 SATS考試是由政府部門中資格與課程局組織實施的。而 GCSES和 Alevel 考試則由專門的考試機構組織實施(其中比較有名的有三個——AQA 、 EDEXCEL 和 OCR ),由學校決定參加哪一個。同一所學校不同的課程可以參加不同的考試機構組織的考試。
2.處於中級的是教師所實施的終結性評價( Summative Assessment),這種評價也是關於學習的評價( Assessment of learning ) 。它一般在學生每一個學習單元結束時進行,以課程計劃中的標準為導向,使學生不至於偏離學習計劃。有點類似單元測驗。
3.處於最下一級的是教師所實施的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ment),是為了學習的評價 (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 這類評價可以在教育情景中的任何時候發生,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其特點主要是:滲透於教學與學習的各個環節,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細化學習目標以及標準,及時反饋,尤其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這種形成性評價讓學生知道他處於一種什麼水平,明白想達到一個什麼水平以及如何縮小差距。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這個過程。當教師給予學生高質量的反饋時,學生就會比較恰當地調整自身的學習行為。同時,教師也會及時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行為。
關於形成性評價有如下十項原則:
是教師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要關注學生如何學;
是課堂教學實踐的核心;
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
應該是積極的和建設性的,評價後的反饋應是針對某項具體的事件而不是個人;
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要促進學生明白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
要幫助學生明白如何提高學習水平以及下一步應采取何種措施;
應該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要讓全體學生明白成功是多方麵的。
總之,當我們直麵英國基礎教育學生評價時,我們發現並沒有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如,每次國家級的考試後,對每一所學校的考試情況都要進行排名,並在媒體上公布。這種結果與預期的“偏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公眾對以科學化評價的“偏愛”以及政府控製教育的“熱望”。這種評價方式處處透著管理主義傾向,學生隻是被動的接受。但無論如何,英國基礎教育學生評價出現的一些經驗的確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第一,凸現學生在評價當中的地位。
注重學生的具體化、個別化學習或個人學習風格,通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即時診斷、即時反饋,來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學生評價更加關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個人學習效率、思維技能,學生評價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解放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以目標A為指導組織實施教學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語言、行為、作品等等),收集相關的信息;對信息進行分析並向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判斷學生學習的現狀;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從而使學生達到更高的目標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