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獨特的學校管理(5)(2 / 2)

2.課程管理的特點

學校管理的終極目的就是不斷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教育質量的高低體現在教育目標的實現上,而課程則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和依托。在1988年之前,所有英國小學都有權確定自己的課程體係。每個學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教育哲學、教育價值觀和學校目標製定相應的課程體係,課堂教師在確定做什麼方麵有著很大的自主權或自由度。在相當一些學校,從教什麼、怎樣教到評什麼、如何評似乎都是教師說了算。《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頒布,第一次確定了統一的“國家課程”,把英國普通學校的課程改革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目前,英國小學在課程管理上已形成了以國家課程為主體,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個人課程並存的新特點。

3.課堂管理的特點

通過對英國小學課堂教學的考察,不難發現,靈活多樣是英國小學課堂管理的突出特點。包班製的教學策略、多類型的座位排列以及開放教室的實踐活動都是這一特點的具體體現。

盡管對於包班製的爭論至今沒有停止,但它在英國小學的教學實踐中仍占統治地位。這種由一位教師或兩位教師負責一個班全部科目及活動的教學製度,特別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性,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發展學生的個性。與中國的小學教學相比,英國小學的座位排列顯得格外靈活多樣。在3所個案學校的教室裏,就會發現各種不同的座位排列方法,但沒有一種像中國小學的清一色“秧田式”排列。英國教師認為,這樣排列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開展小組活動,有利於教師指導學生小組和個人的學習,也有利於學生從事其他實踐活動。

開放教室是英國小學的特殊課堂,由多個學習角與實踐角構成,它是小學生們進行各種學習和實踐活動的場所。在這裏,教師既可以給學生講授,也可以讓學生討論、閱讀、聽故事,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實際操作和練習。開放教室的教學活動安排得非常靈活,沒有嚴格限製,可根據學習活動的內容來定。靈活多樣的課堂安排與組織為學生的多方麵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三、幾點啟示

通過對英國小學管理模式與管理實踐的個案研究,我們認為,英國小學的管理對中國小學管理的啟示有如下幾個方麵:

1.加強學校管理的法製性。重視教育法規在學校管理實踐中的作用,是英國小學管理實踐對中國小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啟示。為了依法治教,加強小學內部的規範管理,中國原國家教委於1996年3月頒布了《小學管理規程》,對小學的內部管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但在實踐中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重視,法規中的許多要求並沒有在實踐中得到落實,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全麵實施。這就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小學校長加強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不斷提高執行教育法規的自覺性,嚴格按照教育法的要求,依法對學校實施管理。

2.加強人事管理的自主性。英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賦予了學校更多的管理權力,同時也加大了校長的責任。中國目前雖已實行了校長負責製,但學校在人事決策方麵仍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較多的限製,這無疑不利於校長責任意識的增強,也有礙於學校管理效能的提高。可見,給校長更多的人事決策權是辦好學校的重要舉措。

3.重視學校管理的民主性與開放性。英國小學在管理體製上實行管理委員會控製下的校長負責製,但就其管理實踐來看,非常重視教職工和學生家長在參與學校決策中的作用。這不僅表現在管理委員會的代表中有教師和學生家長,而且關於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也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按照教育法的規定,管理委員會每年必須向學生家長提交一份年度報告,以便從父母那裏獲得關於學校應如何管理的反饋信息。這是值得中國小學思考與借鑒的。

4.加強課堂管理的靈活性與多樣性。目前,中英小學都實行按年齡與程度編班的班級授課製,但就其內部結構來講,中國的小學課堂管理更多的強調統一、同步和紀律約束,而英國小學的課堂管理則顯得更為靈活與多樣,為學生的需要與個性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在這一點上,中國小學應借鑒英國的長處。

5.重視父母在參與學校管理中的作用。父母參與學校管理活動是英國小學管理的一大特色。雖然,中國的小學也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但主要是為了讓家長們配合學校教育和輔導好自己的孩子。家長很少有機會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參與學校的管理活動和管理決策。現代管理強調群策群力,整合一致,父母對學校管理的建議和意見對於學校工作的改進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