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鄉村學校 (2)(2 / 2)

考完後回家時,路過舅舅家,舅舅問我考得怎樣,我很自信地說總評應該不會低於六十五分。後來知道總評是七十四分。當年整個地區有兩萬多考生,據說總評在七十分以上的不到五十人。而此前全地區每年工農兵學員招生就有二百多名。得知分數後,全家人暗暗喜在心頭,然而絲毫不敢在外麵有所流露。在那個年代,還要有大隊推薦和政治審查,過不了這一關,再好的成績也白搭。

暗度陳倉

我二姐當年上山下鄉時,回到了老家(致命的錯誤)。剛回來時,完全是下鄉知青的待遇。到後來有招工和招生的機會時,卻被當做回鄉知青看待。眼看別人一批一批地招走了,可就是不承認她下鄉知青的身份。不知跑了多少路,找了多少人,不是被推掉,就是要研究研究。一直到一九七七年,在鄉下待了九年後,地縣有關部門發文下來,她才被承認是下鄉知青,在十月被招工出去了。我妹妹放棄了報考中專的機會,以免目標太大,太招惹人注意,隻希望我能順利考上。

當年,我考高中的成績比較好,就遭到別人的攻擊:“他們家偷偷點著二百瓦的燈泡複習。”好像燈泡瓦數越高,複習的效果就越好。其實,村裏家家都是十五瓦的燈泡,我們家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偷用二百瓦的燈泡。再說了,鄉下的破房子,用二百瓦的燈泡還能不被發現?“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想了很久很久,我們決定以低姿態,就說複習時間太短,考得不好,給別人墊背去了。那年全大隊包括下鄉知青有二三十人去考,也有在這裏下鄉的支部書記的外甥。很多人都講自己考得很好,希望很大,隻有我是個例外,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也許是這個暗度陳倉,再加上幾年來的積極表現,很慚愧,也有阿諛奉承和刻意討好,讓那些土皇上們認為給我的推薦表上蓋章隻不過是順水推舟的空頭人情,蓋了也白蓋。也許是大勢所趨,全部報考者都被推薦。再說當年的政審推薦比以前寬鬆得多,沒有了名額限製,大隊公社都沒有了生殺大權。交上了蓋著紅印的推薦表,我的心裏才有了一些安穩。

體檢風波

初選通過,接到通知到縣醫院體檢。想我一米八的個頭,經過多年的艱苦磨煉,視力又極佳,體檢還不是走走過場?

第一個出乎意外的是血壓,低壓90,高壓138,懸乎!高壓再多兩毫米就是高血壓了(90/140)。

悶頭一棍打來的是胸透:體檢表被“留中不發”,說是還要複查:肺上有個鈣化點。好在複查的有不少人,心裏還不太緊張。下午複查還是通不過,說是我的鈣化點太大,有指甲蓋那樣大(一般的鈣化點隻有米粒大小),盡管邊界清晰,當天值班的是個剛進修學透視回來的大夫,不能做最後確定,兩天後再透視會診。看著大部分複查的人都通過了,我心裏真不是個滋味。

托同村人帶個信回家,我趕著最後一班汽車到漢中和父親商量,決定第二天到市醫院、地區醫院、地區衛校醫院的放射科去檢查,這些醫院的級別都比縣醫院高,如果他們的結論是鈣化點而不是活動病灶,事情就好辦。我堅信自己不是“癆病鬼”,否則,怎麼能頂得住多年來那麼繁重的勞動呢?可這個鈣化點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

第二天到三個醫院的放射科又是透視又拍胸片,反反複複好幾次。這些地方大多有父親的學生,都很同情我,尤其聽說我成績很好,政審也已通過。他們都肯定我的肺沒有問題,僅僅是個鈣化點,還請科長來會診,簽字並證明。從那時起,到入校後的體檢複查,每次站在X光機前,我都會緊張得發顫。透視和拍胸片時,醫生都讓將胸部貼緊設備,把脖子仰起來。每當我把脖子仰起來靠在設備上時,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上絞刑套,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仿佛決定我命運的就是那隨後的幾秒鍾!

到下午六點多,拿到三張被證明沒有問題的胸片和三張透視單時,我才稍微心安地吃了兩天來的第二頓飯。

縣醫院複查會診總算是有驚無險,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長確認是鈣化點,醫院蓋章放行。終於通過了第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