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
這次職業道德建設理論討論會,是在全國各行各業學習黨的十三大文件,貫徹落實十三大精神的情況下召開的。根據十三大精神,研究討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問題,這是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報告講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指導方針中第六點明確指出:“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設精神文明。要根據十二屆六中全會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要求,提高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巨大的促進,同時也對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努力形成有利於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理論指導、輿論力量、價值觀念、文化條件和社會環境,克服小生產的狹隘眼界和保守習氣,抵製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振奮起全國各族人民獻身於現代化事業的巨大熱情和創造精神。”我們這次理論討論會,應該認真貫徹這一指導方針,總結已有的實踐經驗,解放思想,認真探討,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把我們的認識水平和工作水平提高一步。下麵我講一些意見,供同誌們討論、研究參考。
一
首先,我想回顧一下曆史,講講近幾年來我國工交財貿企業開展職業道德建設的情況、經驗和問題。
我國工交財貿企業從50年代就開始抓職工的職業道德建設,繼承和發揚了我國曆史上形成的許多優良的道德傳統,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一批遵守職業道德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有力地促進了整個社會呈現出良好的道德風尚。十年內亂期間,在林彪、“四人幫”的破壞、幹擾下,社會道德(包括職業道德)受到嚴重損害,許多忠於職守、有高尚職業道德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被視為“修正主義黑樣板”,受到批判、迫害。粉碎“四人幫”後,經過撥亂反正,全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把職業道德建設當作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了大量的工作。許多部門和地區,從實際工作中培養和發現了一些抓職業道德建設的先進典型;或者從反對行業不正之風中認識到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開始把職業道德建設重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如鐵道部1981年以來開展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活動;交通部1981年頒發了交通運輸職工職業道德準則;機械部自1983年開始,將職業道德建設列為職工隊伍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來抓;郵電部、水電部、商業部等也都提出了一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措施。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後,職業道德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決議》把樹立和發揚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當作一件大事,作了專題論述,並且規定:“在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這就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增強了抓職業道德建設的自覺性。許多地方和部門組織編印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各種教材,製定了本行業的職業道德規範和準則。機械委前不久召開了企業職業道德教育專題研討會,就如何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問題進行了探討;鐵道部為進一步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在全路中開展了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的“四職”教育活動;交通、郵電、商業等部和許多省、市也都召開了職業道德建設現場會和經驗交流會。我們相信,隨著進一步開放和改革的深化,職業道德建設問題一定會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它的理論與實踐也會越來越豐富。
從這些部門和地區的工作情況來看,開展職業道德建設,主要經驗有這樣幾條:
一是統一認識,把職業道德建設當作全麵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加強企業管理的大事來抓。一個時期以來,我們對職業道德建設重視不夠,不少人職業道德觀念比較薄弱。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是要強調法製。但是在經濟生活中,有許多還是要靠道德規範的,因此,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首先要在幹部和職工中加強道德教育,強化道德意識,使大家深刻認識職業道德在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要在幹部和職工中,在普及法律知識的同時,普及一點倫理學知識。這樣才能把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之下,真正懂得什麼是職業道德,為什麼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以及怎樣才能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等等。隻有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才能為職業道德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近幾年來,一些企業的廠長,從發展商品經濟和市場競爭中,切身體會到抓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到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僅有利於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團結,也有利於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作質量和勞動效率的提高,從而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企業的形象和名望得到提高,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下功夫去抓職業道德建設,這是很可喜的現象。
二是領導幹部要帶頭搞好職業道德建設。職業道德建設是全社會的事,是各行各業的事,但首先必須從領導幹部做起,以身作則,帶領職工群眾搞好職業道德建設。這樣才能改變目前職工中存在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卡群眾”的看法,糾正職工群眾對職業道德建設的某些消極情緒,促進行業風氣和黨風的進一步好轉。
三是依靠群眾,針對行業、企業和崗位的特點,製定出切實可行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道德是靠社會輿論、人們的觀念、習慣、傳統及教育的力量來維係的,道德建設是群眾的“自我改造”和“自覺鍛煉”。根據道德建設的這一特點,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發動群眾,通過廣泛地研討、辯論、演講、評比和對事故、過失的回顧、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對照正反典型,使群眾真正認識到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並將其寫入職業道德行為規範。規範的內容要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易記易行,成為從事該職業的人員自我約束的準則和行動的指南,做到人在哪裏,道德就在哪裏。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道德效應,起到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