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1 / 1)

(1988年1月12日)

關於國家質量獎評選工作,朱鎔基同誌作了全麵的總結並歸納了五點經驗:一是評優質產品標準要明確,要采用國際標準,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二是檢測手段要完備,要靠數據說話;三是評選方法要完善;四是行業管理要改進,要進行全行業管理,考慮行業中所有企業,而不能是部門管理,行業評選對任何部門的企業都要一視同仁;五是要控製獎牌數,寧少不多,寧缺毋濫,保證質量,保證水平。這些意見很好,我都讚成。

評獎的確起了重要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和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商品經濟大大發展,國內外新技術日新月異,用戶和消費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廣告宣傳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市場促生產、促質量,國外促國內,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質量獎作用很大,國優稱號越來越為用戶所注意,為廣大企業所重視。同時,評選促進了生產,推動了技術進步,提高了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提高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要講究企業的經濟效益,也要講究社會經濟效益。我們在加強行政監督,實行優惠政策的同時,實行精神鼓勵,榮譽獎的辦法,促進了質量管理,從而也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業素質的提高,對社會貢獻很大。正因為如此,我們評審工作責任重大。

一、評選工作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少而精、不照顧、寧缺毋濫的原則。“質量第一、永遠第一”的提法很好,要貫徹這個精神,質量要擺在首位,永遠擺在首位。企業升級重點還是質量指標,要提高質量,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質量是帶頭的。在企業管理中,質量管理是牛鼻子,抓住它就能帶動各項管理工作。各行業的標準要進一步修訂,質量檢測工作要進一步提高,評選辦法要進一步改進,真正做到數據說話,符合評選原則。

獎牌要少發,多則濫。現在整個企業素質尚未提高,少發一點符合實際,對提高產品質量有好處。下決心臥薪嚐膽,憋它三年五載把水平逼上去。把質量搞上去。

二、要加強行業的評選工作,加強評優的計劃性。行業評選是評優的基礎,一定要搞好。有計劃就不忙亂,就能處於主動地位。

三、要改進檢查評選的組織工作。現在,許多產品供不應求,但有的產品供過於求,競爭激烈。企業對檢查評選非常關心,對存在的問題反映強烈。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實事求是,總結改進。一項工作有好作用但往往也帶來一些負麵作用。如有的企業評獎要接受四五次檢查,窮於應付,這個問題應引起我們的注意,認真改進,堅決糾正不正之風。

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