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8日)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家來做,專職政工人員做,行政人員要結合業務工作做,走專兼結合的新路子。各個企業都應在黨組織領導下建立起以行政幹部、管理人員為主體,以專職政工幹部為骨幹,充分發揮黨員、團員、勞動模範、積極分子帶頭作用的宏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企業各級行政幹部處在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線,他們最了解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也更直接地了解職工的思想和情緒。發動與依靠他們結合本職業務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夠較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結合起來,把行政手段、經濟手段與教育手段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起來。近幾年,已有一批企業結合推行經濟責任製和行政管理工作責任製,在企業各級行政幹部中實行崗位思想政治工作責任製,使行政幹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經常化、製度化,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形成群眾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進車間、入班組、到人頭”。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管理科學。對許多企業來說,保持精幹的專職政工人員做骨幹,從事這項工作的研究、組織和具體指導十分必要。所以,企業職能機構改革,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同時,注意對他們的培養和提高。
二、思想教育內容要緊密地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的實際,著力引導職工培育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搞好職業道德建設,更好地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服務。近幾年來,不少企業積極倡導和培育適合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並結合行業特點,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從而把“四有”教育的普遍要求同各個企業的實際,同每個職工的職業實踐緊密聯係起來。它是凝聚、激勵廣大職工為振興企業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使思想教育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融為一體的有效途徑。現在,許多企業開展的雙文明單位建設、立功達標競賽等活動,也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經濟工作相結合的好形式,應當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
三、在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提倡民主的、平等的、雙向疏導交流的新辦法,逐步建立健全社會協商對話製度。黨的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會協商對話製度,既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大的推進。在改革開放中,人們的思想異常活躍,這是件好事情,是合乎曆史規律的現象。對職工群眾普遍關心並希望得到解答的問題,我們不應當回避,而要采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協商對話,通過平等的交流、懇談,達到下情上達,上情下達,彼此溝通,互相理解。我認為很多問題隻要耐心地把實際情況和黨的政策講清楚,大家是能夠理解和諒解的。實行民主協商對話,對我們領導幹部和政工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說,我們的幹部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黨的方針、政策。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掌握群眾的思想脈搏。要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以教育者姿態出現的作風,代之以從平等地位出發的、共同商討問題的作風。要提倡講真話,辦實事。協商對話要形成製度,長期堅持下去,要與過去那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如談心、家訪、民主討論、接待群眾來信來訪等配套運用。
四、要充分運用現代化大眾傳播工具,發揮它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我國的電視、廣播、錄相、電影、報刊、書籍發展很快,覆蓋麵很大,傳播信息迅速及時,在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們應當重視和善於利用這種社會化、現代化的手段,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向職工進行思想教育。運用社會化、現代化教育手段,把企業內的教育同社會、家庭的教育結合起來,這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一項改革。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與實施上也要尊重企業的自主權。應該允許和支持企業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部署,結合本企業生產經營和職工思想實際,確定本單位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務、內容、要求、進度和方法,獨立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關領導部門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進行指導,但不要過多幹預,不要向企業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考核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的檢查評比,要更多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切實為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