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企業所采取的一種行政手段(1 / 1)

(1988年2月26日)

企業升級工作是國家采用行政手段對企業進行行政管理的一個辦法,從企業整頓到企業升級都是一種行政管理辦法。因為在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係真正建立起來之前,在國家對企業的管理還沒有轉為間接控製為主的時候,也就是說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機製還沒有真正建立和完善之前,這種行政管理辦法還是有必要的,而且還是引導企業自覺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素質、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有效的形式和辦法。為什麼要講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大家在做這項工作時雖然充滿信心,可是總感覺到整個改革強調的是要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也就是說用一些間接管理的手段來進行工作的,而企業升級工作用的是行政手段,心裏有點不踏實。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應該說清楚。現在離開這個辦法,還沒有其他辦法可以代替,如同每個季度要搞質量檢查一樣。我國現在還處在商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蘿卜快了不洗泥”,“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沒有形成一個買方市場,仍然是賣方市場,企業還缺乏提高質量、開發新產品的內在動力,至少是動力還不夠,因此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檢查,看來還是必要的。實行承包經營責任製,尤其是把競爭機製引進承包以後,就把企業逼上自負盈虧的道路,使企業有風險,有風險就有內在的壓力,有壓力就會產生內在動力,但是承包經營責任製還不能完全解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問題。開展企業升級工作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廣大企業正在由“要我升級”逐步轉變為“我要升級”,國務院的《決定》正在為廣大企業所接受,為廣大職工所重視,這就成為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物質消耗、增加經濟效益、攀登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個強大的動力。但是在開展企業升級工作的時候,我們也確實要十分注意使這種行政手段所產生的副作用減少到最小限度,必須十分注意不要給深化企業改革帶來新的障礙。

目前,有些專業管理部門借企業升級之機,要求企業搞與其有關的專業升級,這就是人們所講的“亂搭車”,這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各部門、各地區企業升級領導小組在這方麵要嚴格把好這個關,不準各專業部門亂搭車,衝淡了企業升級的主要考核指標。在審定試點企業的工作中,有的過分強調行政主管部門的作用,而沒有突出強調審定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這就把已給企業的自主權有意無意地收回來,造成對企業微觀經濟活動幹預過多。注意不要把正在深化的政企分開的工作衝淡了,這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新課題。

開展企業升級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全麵提高企業素質,促使企業攀登世界水平。所以不能在套指標上花心思,而應在抓管理上下功夫;不然,即使套上去了,也是鞏固不住的,同時也失去了企業升級的意義。國務院(決定)講得很明確,要抓管理、上等級,全麵提高企業素質。隻有通過抓管理,才能達到上等級,最後實現全麵提高企業素質的目標。這是一條真正治本達標的路子。試點企業的經驗證明,開展企業升級工作必須從加強企業管理抓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必須從加強企業基礎工作抓起,而強化企業管理基礎工作必須從加強班組建設抓起,這是上海的同誌提出來的,我們曾加以肯定。最近石化總公司提出加強班組建設必須從提高職工素質抓起,我看這一條很重要,因為加強班組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職工素質的提高。我們講企業素質的時候,都是講三個要素:技術素質,管理素質,人的素質。前兩個素質的落實決定於職工的素質。這說明我們抓企業升級工作的認識在逐步深化。這樣搞企業升級就有了可靠的群眾基礎,水到渠成,真正能做到鞏固、持久。

企業升級也是一種機製,必須把它和當前深化企業各項改革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企業升級目標納入廠長的任期目標和企業的方針目標,形成企業戰略。特別是要把它同當前推行的各種承包經營責任製結合起來,把升級目標作為內部經濟責任製的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同時要運用滿負荷工作法[72]等先進科學管理方法,把責、權、利結合起來,使企業從粗放式經營逐步轉為集約化經營。企業升級工作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企業要達到升級的目標,企業內部各方麵必須協同配合。

在《中國企業報》指導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