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遇到挫折,應先從自己的主觀方麵去尋找原因。堅信“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短處,隻要積極有為,揚長補短,“長風破浪”就會“有時”;不要擔心不如別人,要接受自己,確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心態,不要讓自卑情緒成為你的主宰。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別人進行比較的時候,要知己知比,有其可比性。例如:相比的兩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否則就無法去比。有了這一條,人的心理失衡現象就會大大降低,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否則,將會產生消極的自我否定心理,大大影響做事的積極性。
(5)隨時調整自己的目標。
在某些情況下,雖經努力也難以達到目標,很容易陷入一種困擾、迷茫的心境之中,這時要客觀地分析情況,對自己預期的目標進行調整、修改,使它更切合實際,這樣就容易獲得成功,擺脫受挫的心境。隻有對自己的目標隨時做出調整,使其符合自己的能力範圍,才能獲得相應的成就,產生自信心。當然,有時候挫折也是難免的,青少年朋友們要學會在生活的挫折中吸取經驗,反複磨練,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6)正確的對待失敗,戰勝失敗機製。
“失敗機製”是個不斷自我加強消極症狀的係統,它能瓦解我們潛在的積極樂觀的本能。失敗機製包括挫敗感、攻擊性、不安全感、孤獨感、不確定感、憤怒感、空虛感等等,這些看似小的心理,卻常常是導致人生挫折的罪魁禍首。所以,要想開啟快樂生活之門,就必須要戰勝他們。你可以嚐試新事物,在嚐試的時候,必然會被失誤困擾,不要拒絕錯誤,輕鬆地承認錯誤,但是要藐視錯誤,寬容自己一如寬容你的朋友一樣,否則你就會扼殺你的嚐試。在不斷的失敗與努力中,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斷的自我完善,恢複自我的本來麵目。
(7)適當的放鬆自己。
當你受某道題困擾,當你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時,不妨停下所做的事,做一個深呼吸,然後休息一會。如果可以,改變一下環境。還可以做一些放鬆的練習,它們可以讓積極的思想代替你的消極思想。用寬鬆的環境來調適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以恢複身體的各種功能,但這種調適必須是健康有益的,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比如,來一次散步或者遠足,讀一本好看的書,聽你喜愛的音樂。做一些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思考中解放出來的事情。放鬆要適可而止,要有度。
3.難以承受生命之重
你的困惑:我們學校又有一名女同學自殺了,她是因為告白遭到拒絕而服毒自殺了。前不久就有一位優等生因為高考落榜而在學校的大樓上跳樓身亡,現在又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真的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他們的心理為什麼如此脆弱呢?
心靈故事
故事之一:
這是一個年僅15歲的學生,名叫樂樂。他平時學習上受到老師的好評,性格比較內向,但並不自閉。但是就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他服毒自殺了。
在得知樂樂自殺的原因後大家都很吃驚,他自殺的原因很簡單: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沉浸在節日喜悅中的樂樂因為沒有完成作業,受到年輕的班主任老師李可的嚴厲批評。李老師把他的作業本撕毀,扔到他的臉上,讓他“滾蛋回家”。樂樂聽後非常氣憤,轉身就朝家中跑去,在外工作的父母下班回來後,發現了已告別自己花樣年華的樂樂的冰冷地屍體……
故事之二:
十六歲正是一個花樣的年華,正值花季的小曉卻在家中吃藥自殺了。
小曉生前曾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她不僅學生優異,而且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平時喜歡擺弄吉他,彈唱流行歌曲,經常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及歌唱比賽。有天,她找媽媽給她買一張唱片,是小曉最崇拜的偶像剛出的新專輯。但是媽媽卻以“快要升學考試了”為由拒絕給她買唱片。為此,小曉很是生氣,便和媽媽進入冷戰。幾天過後,小曉的媽媽在數次遭到小曉的冷臉及冷言冷語相待後,終於忍不住大發脾氣:“那個破明星有什麼好的,就為一個見都沒見過的人你擺臉給誰看哪,一個學生不好好學習,每天就知道追星,看你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出息,幹脆不要上學了,回來讓你一次追個夠!”
小曉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眼淚流個不停,她不明白平時對自己有求必應的媽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最終她選擇了喝下大量的安眠藥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