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透視
此類案例在當今社會中並不少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太差。以至於樂樂在受到老師的批評後選擇服毒來結束痛楚,而小萍也選擇相同的路。麵對青少年人群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除了加強家庭和學校教育,幫青少年樹立起一個正確而積極的人生目標,注重培養他們形成頑強而堅韌的性格外,青少年也應正確地對待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壓力,以達到及時消除心理障礙,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
現代青少年中不斷湧現出一些讓我們始料未及的新問題,當前中學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現象較為普遍,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心理壓力過大。
青少年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於家庭方麵。現在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裏的“獨苗”,父母給的愛多,期望也多且重。有一些家長溺愛子女,使他們缺乏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麵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也降低了。來自家庭原因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家庭不關注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把孩子完全交給學校,子女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愛,生活中麵臨的具體問題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導,易走極端。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現的問題;另一種是過度保護,家庭什麼都包攬,也容易讓青少年心理脆弱,經不起挫折。另外,家庭殘缺或父母關係緊張也是造成學生心理脆弱的一個原因。在這樣的家庭中,家庭關係緊張導致的敏感孤單的心理使他們在麵對挫折時容易一蹶不振。從而造成不能正視現實生活中的波動和挫折,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和完善。
(2)未經挫折,依賴性強。
在家人和周圍環境的寵溺下長大的青少年,往往有著非比尋常的優越感。生活的一帆風順讓他們習慣了在平靜的大海中航行,以致稍有些風浪,他們就會不知所措,心理難以承受。有經曆才會有成長,人人都不喜歡挫折,但挫折又不可否認的是助人成長的重要元素。青少年心理脆弱也跟其年齡也有一定的關係,由於他們涉世不深,又正逢角色和身份的轉變時期,必須麵對很多從未體驗和經曆過的問題。這對那些習慣依賴父母的青年而言,就更難把握自己。學生在長期的傳統方式管理下,絕大多數一直處於被動地位,逐漸喪失了主體意識,依賴父母、依賴老師、依賴他人,一旦失去依賴,便無所適從,導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不會孤立的處理問題,喜歡否定自己,害怕失敗和挫折。
解開心結
當今社會中,青少年由於心理承受問題,因為一些皮毛小事而輕易結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其實並不少見。那麼為何青少年的心理會如此脆弱呢?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青少年時期是最重要的時期,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對於以後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青少年在這個時期的生長發育旺盛,同時也會有多種不良心理問題滋生。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是很多的:有的同學考試成績不理想,則垂頭喪氣,心情苦悶,嚴重的甚至怕見人;有的同學受到家長或老師的批評,便不吃不喝、生氣、使性子等。這就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問題——心理脆弱。心理脆弱的主要表現就是麵對挫折,會怯弱,後退,害怕,不敢迎難而上,給自己施壓,從而導致了以極端的了斷方式去逃避。這種不能承受挫折與打擊的脆弱心理,使得他們行為難以捉摸,處事較為極端,還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危害很大。所以當代青少年應該學會消除其脆弱心理,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學會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以下是具體的方法:
(1)學會正視挫折,隨時做好麵對挫折的心理準備。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幸運之神,挫折這個詞最好與自己無關;但是,“一帆風順”、“心想事成”隻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已。在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總會有需求得不到滿足、願望不能實現的時候。要認識自己所麵對的周圍環境,並且要調整自己,使之適應環境。要正確的認識到挫折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都會有不同的挫折潛伏著,隨時會來考驗你,所以就要求青少年能夠積極地麵對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那麼當挫折來臨時就不會不知所措。
(2)學會如何應付挫折。
隻有應付挫折的思想準備還遠遠不夠,還需有應付挫折的方法。遇到挫折首先要沉著冷靜,自我疏導。麵對挫折不能自卑,要有憧憬,要告訴自己挫折背後就是成功,隻要有信心,不放棄,鼓足了勇氣迎難而上,總會克服困難的。有些挫折,以一個學生的能力,確實無法獨立解決。這種情況下,學會去尋求他人的幫助。當遇到挫折時,往往當局者迷,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如果求助於家長、老師或者同學,往往能抓住要害,對症下藥,走出困境。挫折之後要善於總結經驗,從中吸取教訓,這樣就會盡可能地避免重蹈覆轍,將失敗作為成功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