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意培養受挫後的恢複能力。
樂觀的人並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重新振奮精神。與挫折過招的過程是讓人鬱悶的,有的人會在挫折過後仍然保持這種不良的情緒一段時間,有的甚至會更久。所以這就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來引導自己從挫折的陰影中走出來。比如:對生活要抱有樂觀態度,要以微笑去麵對每天的人和事,胸襟要開闊,豐富自己的知識,多交朋友,走出自我的封地。或者可以告訴自己,挫折並不可怕,就如暴風雨,一旦過去,留下的隻是能夠讓人展顏歡笑的一跡美麗的彩虹而已。不妨把挫折看作是一件不完全的好事,因為它讓你成長。
4.深陷抑鬱的沼澤
你的困惑:期中期末考試、各種課外學業、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不停的考試,再加上感情因素、生活壓力、虛擬網絡等,我覺得學生是人生最苦最累的日子,我終日被這些東西所累,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也不知道如何去麵對以後的路,因為我看不到未來的光明,而盡是灰暗。
心靈故事
正值花季的小瑤是職業高中高三的學生。原本一個活潑的女孩子,卻在高三的前半學期無誘因的開始出現失眠、頭暈、頭痛、胸悶、心慌、上腹不適等症狀,整天胡思亂想、鬱鬱寡歡,對前途悲觀絕望,常常無精打采,精疲力竭。之前很愛學習的她,現在也失去了興趣,經常曠課,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也不願說話,對即將來臨的高考也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她甚至想到了退學。幾次向父母提出都被勸說了回來,但即使回到學校,她上課的大多時間也是在發呆,而且經常會感到腦子不夠用,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連生活作息也受到了影響,晚上難以入睡,早上卻醒得很早,常常清晨4、5點就醒了,一醒就發愁這一整天該怎麼過。這樣的情緒一直左右著她,讓她覺得生活沒有希望,自己是一個廢人,還連累了家人,很想一死了之,曾多次自殺未遂。
心靈透視
這個故事裏的小張就是典型的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是一種較持久憂傷情緒體驗,並伴有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的問題,多發於青少年,並女孩多發於男孩。在我國,抑鬱症的患病者約2600萬人,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之中有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其中抑鬱症的發病又位居精神疾病中的首位。由於青少年處於心理轉變的關鍵時期,他們還沒有具備適當的能力和技巧去應對挫折,加之目前的教育製度及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給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
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但人們對此病仍是“不識廬山真麵目”。患者自身識別率幾乎為0,學校、家庭、社會對本病的識別率平均不足1%,一些綜合醫院的識別率僅為15%左右。病患者常心煩意亂,鬱鬱寡歡,常逃學要求調換學校對一些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情緒低落,學習不集中易疲勞失眠、頭暈胸悶不願與父母交流不管父母對錯都在抵觸,當青少年發病時,常常被誤診為頭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係統及消化係統等疾病,耽誤了及時治療的時間。下麵,向廣大青少年朋友們提供幾點自鑒方法。
沒有活力。青少年本應處於人生活躍的年齡階段,但是患病的青少年們卻感到整個人已經垮了,他很明確主要不是身體沒有力氣,而是精神上喪失了動力,做什麼(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別人催促或推他一把,否則就根本不想動。不少病人掙紮著想振奮起來,但總是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又放棄了。
有睡眠障礙。睡眠問題也是憂鬱症患者常出現的毛病,這些患者所謂的“睡不好”包括比正常情況多花兩個小時以上才能入睡的“入眠障礙”;就算入睡後也會在中途醒來好久次;或者比正常睡眠時間提早兩個小時醒來,稱為“早醒型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