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其他運動會介紹(3 / 3)

(3)伊朗:承辦了1974年第七屆。準備工作較好。用17個月建成阿裏亞梅爾體育中心(為中東最大)。亞運村為39座4-5層的樓房,可容運動員3000人。為恢複中國合法席位盡了力,使中國首次參加比賽,並使參賽國家、地區和人數大大超過前幾屆。

(4)南朝鮮:1986年承辦第十屆。事前進行了充分準備,提出了“最多國家的參與,最高的和諧和幽默,最佳的成果及準確性,最好的安全及服務,最大的節省及效率”的總方針。聯係到兩年後的第24屆奧運會,南朝鮮對這兩次重大國際賽事,確實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從場地設備、服務工作、現場通訊、運動員強化訓練、安全保衛、外交活動等各方麵都進行了高標準、高效率的工作,而且也確實在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甚至外交上取得了明顯成果。

亞奧理事會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是亞洲最大的綜合性體育組織。簡稱“亞奧理事會”。

亞奧理事會的前身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此綜合性體育組織1949年成立,總部設在主席所在國、主席由舉辦下屆亞洲運動會的東道國擔任。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從理事會中選舉產生,任期四年。亞洲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不得少於8個項目,其中必須包括田徑和遊泳。

1981年亞洲運動會理事會會議決定成立新的亞洲體育組織,也就是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取代亞洲運動會聯合會。

成員國和地區

1阿富汗,2巴林,3孟加拉國,4不丹,5文萊,6緬甸,7中國,8香港,9印度,10印度尼西亞,11伊朗,12伊拉克,13日本,14約旦,15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6科威特,17老撾,18黎巴嫩,19馬來西亞,20馬爾代夫,21蒙古,22尼泊爾,23阿曼,24巴基斯坦,25巴勒斯坦,26菲律賓,27卡塔爾,28南朝鮮,29沙特阿位伯,30新加坡,31斯裏蘭卡,32敘利亞,33泰國,34中國台北,35阿拉伯聯合酋長國,36越南,37阿拉伯也門共和國,38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注:巴勒斯坦為臨時會員。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綜合性運動會,隻限於大學生參加,有“小奧運會”之稱。

最早的國際性大學生運動會是1923年在法國多爾舉行的。以後在華沙、羅馬等地也進行過這類比賽,但那時參加的國家不多,項目也很少。1938年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中斷舉行,直至1947年才恢複。1957年為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周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與會的30多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以後定期舉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並原則規定每兩年一屆。比賽共9個項目:田徑、遊泳、跳水、水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排球。東道國有權再增加一項。

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59年8月27日至9月6日在意大利都靈舉行,我國參加了田徑的部分項目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到第八屆,我國都沒有派隊參加。1975年我國參加了在保加利亞舉行的第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次大會共進行了10個項目的比賽,我國隻參加了其中的4個項目,都獲得較好的成績。在此後的幾屆大學生運動會上,我國選手多次在體操、跳水、女排等項目中獲得金牌。

傷殘人奧運會

傷殘人的體育活動,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逐漸開展起來的,於一九四八年由英國人古特曼所首創。一九六○年,在意大利舉辦奧運會的同時也組織了第一次傷殘人奧運會。此後,伴隨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也都同時由主辦國舉辦傷殘人奧運會。傷殘人參加比賽是按傷殘的類別、程度、性別及年齡來分組進行的。

一九八四年,美國舉辦洛杉磯奧運會時,同時在紐約州米切爾公園也舉辦了傷殘人奧運會。

有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八百名運動員參加。我國選手首次參加傷殘人奧運會,十六歲的上海盲校學生趙繼紅在半盲B3級女子跳遠中以四點九○米的成績獲得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

平亞利在半盲B2級女子跳遠比賽中以四點二八米的成績創造了這個級別的世界紀錄並獲得金牌。另外,我國選手還獲得十三枚銀牌、九枚銅牌,其中有六項打破世界紀錄。傷殘者的堅強毅力,對於從事各項工作的健康人來說,是很有教育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