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製景插花(1)(2 / 3)

用於盆景樹材的人工繁殖手段,用途最廣的是嫁接與扡插,其餘如播種、分株、壓條等方式較少采用。現擇要略述如下:

嫁接,其好處有三:一是培育成型較快,二是根爪、幹基部較合乎要求,三是有利於發揮砧木與接穗品性的優勢。

嫁接的成活率高低取決於這樣幾點:

砧木健壯,無病蟲害,接穗應選自樹勢強壯、無病蟲害的中年母株,枝條組織充實。芽接的接穗必須具有當年新芽。枝接的,通常用二年生枝。

再是嫁接手法要正確,刀具要鋒利,削麵要平整,角度要合理,形成層要對準。接穗插入砧木切口,要密切結合,無縫合,無縫隙。紮縛物目前多用紙膠,地接應培土封口。

接後的日常管理,除芽接較簡單外,一般都應注意日照、水分、除草、剪砧等方麵的及時照料。如地麵雜草叢生,接苗過蔭,過於低濕或是腹接的砧尾任其大量萌發新梢,不作適當剪縮,或高溫天氣疏忽遮蔭,都會影響成活率。

在盆景樹材繁殖中常用的接法有如下幾種:

腹接:在砧木基莖側麵斜接,五針鬆大批量嫁接多用此法。因接底貼近根際,又叫“根際接”。齊根際接活的新株就可能產生“自生根”,與砧木根係共存,叫“共砧”。這對日後造型露根的長勢和觀賞效果都很有好處。如腹接後加套塑料袋管理,及時換氣,並注意遮蔭,則四季可接。隻能春接的老框框目前已被打破。

腹接的具體操作是:先除去砧木基部葉、芽,在離地約2厘米處,按30度的斜麵下切,深可達2厘米許。接穗長約4一5厘米,帶有1—2個頂芽,保留上部針葉,基部針葉全除去。接穗一側削成2厘米長的斜麵,另一側削成1厘米長的鍥形斜麵,而後將斜麵長的一側插入砧木切口,對準形成層使之密接,並自上而下加以紮縛、培土。

切接:將砧木離地麵4一5厘米處切斷,修平切口,選擇皮層光潔一側的切口,肩部斜割一刀,露出形成層,再垂直下切3厘米許,隨即將接穗削麵短的一側朝外,插入砧木切口,推進到底,楔合致密。切口紮縛密封後,應套薄膜袋保持其濕潤,以利成活。

嫩枝接:在接穗與砧木新梢組織部已充實並已停止生長的季節嫁接。接穗帶有2一3個葉片,如葉子嫌大,可去其先端。接穗下段削成兩邊等長的楔形,將砧木的小枝在嫁接部位切斷,用劈接法嫁接。盆栽接後應加套薄膜袋,移至半蔭處度夏。此法用於花果盆景,有利於在同一母株上作多品種嫁接。

根際並接:將2一3株比較稚嫩的小樹在主幹近根際處通過靠接加以並合。如兩株組合,接口削成平麵,對靠;如三株組合,則作品字靠,上部枝葉略加刪剪。此法簡便易活,適合於小樹作矮化大樹型的速成培育。

根際靠接:有的樹樁盆景是雞爪形的偏根,有損完美,可用此法補救。方法是挖開樹樁根際擬作靠接處的局部泥土,緊靠根基配植一株曲度得體的小樹苗,對口於靠接部位各縱向切去2厘米長的韌皮部,對準形成層貼實,並加紮縛。接活後齊接口以上將小樹尾梢作斜削麵剪除。

削芽接:削芽時不用芽接刀而用切接刀,從芽上方切下,稍及木質部,第二刀在芽下方,對木質部斜切,取下芽片。選砧木平滑處削成與接芽同樣大小的切口,深度也僅及木質部,角度略微傾斜,形成倒舌狀,齊中腰切除舌尖,插入接芽,在芽眼上下加以紮縛。

五針鬆芽接:選取當年生秋梢壯芽為接穗,采用腹接法在黑鬆樁上作為枝接。此法既可秋接,也可春接,在江浙民間廣為流行。其優點是活性好,管理簡便。不足之處是五針鬆壯芽數量有限,隻能作零星嫁接。

扡插是育苗中應用最廣的方式之一。與盆景樹材繁育有關的有硬枝插、嫩枝插、粗枝插、根插,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粗枝扡插。諸如雀梅、榆樹、水臘、枸杞、紫藤、忍冬、黃楊、海棠、羅漢鬆等類都可采用此法取得體態可觀的速成素材。

播種、分枝、壓條等方式與盆景取材關係不大,從略。

樹樁盆景的造型

1、熟悉自然。熟悉自然是盆景創作的源泉。盆景造型雖然並不是模仿自然,但它又畢竟離不開模仿自然。模仿也就是拜師學藝。以口授為師,以書本為師,都有一定好處,也都有局限性。唯獨直接以山川樹樁為師,卻是根本之根本,永不會過時。

自然的生命源泉滔滔汩汩,足以讓每一位真誠地有求於它的藝人受用不盡。師造化是盆景工作者的必由之路。樂於此道者必須對自然有真摯執著的感情。少了這個前提,實用主義地學,隻可得其表麵的真實,卻未必能得到自然內在氣質神韻的精髓,而這恰恰是最重要的。走馬觀花地瀏覽,所得的印象也隻是浮光掠影而已。唯有忘懷得失、毀譽者,其誌專而“外滑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才會洞見山川草木靈異奇秀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