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鳥魚飼養(3)(1 / 3)

飼養金魚更換新水非常重要。新放出的自來水或進水未經晾曬,稱為生水。生水經過曬晾後與原魚池水溫相近,就叫新水。在換新水時,應適當地對入少量老水。

金魚的飼料有活飼料和代飼料兩種。活飼料有水蚤蟲、孑孓、水蚯蚓等。代飼料有小米飯、麵包渣、豆餅渣、水草等。活飼料的優點很多,新鮮、易消化、營養價值高,因此要多喂活飼料。

3、金魚過冬的管理。

冬天來臨,天氣寒冷。如何保證金魚“歡歡樂樂”地安全過冬呢?請注意以下幾點:

(1)室溫要適宜。30℃~15℃為適宜。入冬前,可在玻璃缸外用棉絮裹住,缺麵也可遮些暖和東西,留些通氣孔,夜遮晝敞以防夜寒。

(2)魚缸要放好。魚缸口的直徑要大於魚缸的深度,方、長方形魚缸口比圓形魚缸口麵積大,且空氣多,玻璃魚缸底需要鋪粗沙或卵石,以保持水的清澈。晝置朝陽南窗口,光線充足,切勿放在北窗台或門旁,以免室外寒風直襲水溫下降而凍壞金魚;也不能放在暖氣和火爐旁,以免水溫升高,使缸內水中氧氣稀薄而窒息金魚。

(3)缸水要適量。冬季的金魚,一般進入半休眠狀態,故適宜於淺水,並且換水不要過勤,要以老水為主。水質要清淨,不能直接用自來水,最好用雪化的水並存放幾天後再用,換水溫度要適宜,以20℃左右為宜。

(4)喂食要少而精。冬季金魚食欲減少,喂食要活、要精。沒有活蟲和水蚯蚓,可購幹魚蟲喂,還可將蝦米、蝦皮洗淨涼幹切碎後喂魚,鮮活的河、湖小蝦切碎喂食更好,有利金魚補身壯體,安全過冬。

金魚常見病及其治療

(1)白點病。病魚皮膚和鰭上有一粒粒小白點。治療方法:把魚缸內的水徹底換掉,將病魚放在每公斤水含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1周;或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醋酸亞汞溶液浸。洗30分鍾。

(2)爛鰓病。病魚鰓絲腐爛,鰓蓋骨的內表皮往往充血。一般可用百分之一比例的漂白粉溶液混合在魚缸的水中進行治療。

(3)鬆鱗病。此病常在春季流行,表現為魚鱗鬆豎,體表粗糙。可用百分之三的食鹽水浸洗病魚。

(4)白毛病。又稱水黴病,菌絲向外生長成棉毛狀菌絲,可用萬分之四的食鹽水和小蘇打混合浸洗病魚。

(5)車輪蟲病。車輪蟲聚集在鰓的內緣或鰓絲的縫隙裏,使魚鰓組織腐爛,鰓絲軟骨外露,影響魚的呼吸機能,使魚致死。可用百分之七的硫酸銅溶液注入魚缸內進行治療,也可用百分之二十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病魚15~30分鍾,也有效。

熱帶魚

熱帶魚是指在熱帶地方所產的魚類。一般養來觀賞的熱帶魚,是指在熱帶淡水所產的魚類。

至於在熱帶海水中所產的魚類,則稱為熱帶性海水魚。此外,還有一些本來並不產於熱帶地區,而是產於溫帶地方的品種,也因為經過人們長期的馴化,逐漸適應熱帶地區的環境,這種魚類也可稱為熱帶魚。

通常在我國市場上出售的熱帶魚,大部分是淡水魚,屬於海水性的則很少。有些特別的種類,原本是屬於海水性的,但是經過人們長期的馴化以後,已經習慣於淡水生活,這也可稱為熱帶魚。

熱帶魚的分類

根據熱帶魚的繁殖習性,可以把熱帶魚分為兩大類:卵胎生熱帶魚和卵生熱帶魚。

(1)卵生熱帶魚:雌魚排卵在水中,在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發育成小魚。如鬥魚等。

(2)卵胎生熱帶魚:雌魚產出的不是卵,而是小魚,但它與獸類的的胎生不同,它既無胎盤也沒有臍帶,胚胎不直接從母魚身上吸取營養,隻是受精卵在母體內依靠卵本身的養分孵化成仔魚然後產出。為了區別於真正的胎生,把這種繁殖方式叫做卵胎生。如孔雀魚、劍尾魚等。

卵胎生熱帶魚在體內受精,雄魚的臀鰭有一部分鰭條變態成伸長的交接器,平時後伸與身體平行,交配時向前伸出插入雌魚的泄殖孔中同時排出精子。卵胎生魚的繁殖方式比一般卵生魚的繁殖方式複雜完善。卵在母魚體內受精和發育,可以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受精率高,胚胎發育良好,產出的仔魚體形較大,生活能力強,容易飼養和繁殖。所以養熱帶魚最好先從卵胎生魚入手,這樣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