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攝影技藝(4)(2 / 2)

(1)選擇好被攝對象,使表現的主體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高調照片既可表現人物,也可表現風光,但拍攝的題材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白、黑影調配比要適當。醫生、護士、穿白裙子的少女和幼兒,都適合拍這類題材的高調照片。因為高調明朗簡潔、人物嫻靜,合乎這些人物的特征,也符合生活的真實。

(2)影調配置要完美地突出主體。在配置最白、最黑兩極調子時,白、黑比例一定要白多、黑少,但黑調是主體。主體通過黑調的呈現和描繪,使形象清晰完整,又在大片白調的襯托下,使主體顯得更加潔靜高雅。

(3)背景要選擇白牆或白布。若拍攝黑白片時,還可選擇晴朗的天空為背景,但鏡頭前麵不能帶黃濾光鏡或其它深顏色濾光鏡,以保證背景的純白色。這樣使整個畫麵的背景符合主體創作的要求,起到突出主體、美化主體的作用。

(4)光線要柔和均勻。一般用大正麵光或散射光,曝光時略大半級至一級光圈。因為這兩種光都不會使主體人物與背景產生陰影,可保持整個高調畫麵色調協調一致。

拍攝低調照片

低調照片與高調照片,在影調配置上恰恰相反。低調照片畫麵上黑色影調占的麵積大,白色影調占的麵積小,整個畫麵的色調比較濃重深沉。這是攝影者根據主體的特征,在黑白攝影中有意識地選擇大麵積黑色影調和小麵積白色影調,以強烈的影調對比,來表現作品內容和氣氛的攝影造型手法。拍攝低調照片,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使拍攝的照片符合生活真實,必須根據被攝對象的特征確定低調照片的基調。如煤礦工人特寫、熊熊煉鋼爐前的工人、晚間在燈下學習或工作的人員以及老人等,都可用低調來表現,這樣可以使畫麵人物深沉、蒼勁、憂鬱、沉重的情緒得到較深的刻畫。

(2)低調照片應選擇黑色調的背景,讓主體完全襯在黑色基調上。隻有這樣,小麵積的白色調在大麵積的黑色調襯托下,畫麵主體人物的輪廓、富於性格特征的五官和其它裝飾,在光線的作用下才會與背景相分離,使畫麵人物的精神氣質得到充分表現。

(3)低調照片的用光,在某種程度上講,決定著低調照片的成功與失敗。因為低調照片大都采用大側光和側逆光,突出地表現主體五官的一部分和某個具有明顯性格特征的部分,使人一看就有一個鮮明的印象。因采用的是大側光或側逆光拍攝,主體輪廓分明,並與背景分開,顯示出了主體的立體感和質感,但大側光和側逆光的運用,加大了主體白色調部分和背景的反差,曝光時按主體明亮部分曝光,即使不用黑布和暗色為背景(當然不能用白色調為背景),有時也可以達到較理想的低調照片效果。

拍攝分身照片

分身照片,就是在一幅照片裏,出現同一個人的幾個影像。拍攝分身照片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多次曝光法、疊影法、遮擋鏡頭法和使用多影鏡等。相對而言,遮擋鏡頭的拍攝方法比較簡便和實用。

遮擋鏡頭法,一般多用以拍攝一個人在同一環境下的兩種姿態。采用這種方法拍攝,需要準備一個專用附件——分身遮光罩。這種附件可以在照相器材店買到,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例如:用海鷗4型照相機的鏡頭蓋保留蓋圈,挖掉圓麵的一半即可;還可以用黑紙剪一個比鏡頭口徑1/2略小的半圓形紙片,貼在UV鏡上。使用前可先將其套在鏡頭上,用中級的幾級光圈試拍,以照片中間不出現接縫痕跡為準,看哪一級光圈效果最好,即可確定作為實拍的依據。正式拍攝時,最好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不要移動;先用分身遮光罩把鏡頭擋住一半,讓被攝者處於相應的一邊,進行第一次曝光;然後,利用相機的重拍裝置,上好快門,再轉動分身遮光罩,擋住另一半鏡頭,並讓被攝者掉換位置、改變姿態,進行第二次曝光,分身照即告完成。

拍攝分身照片,最好使用單鏡頭反光相機,因為這種相機取景無視差,還能從取景器裏看到被遮擋後的景物情況。如果相機上有景深預測裝置和帶格的聚焦屏就更適用,因為相機鏡頭被遮擋後,每一級光圈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如果有預測景深的裝置,即可直接觀察到鏡頭遮擋後各級光圈的反映,從而確定用哪一級光圈最合適。當然,使用雙鏡頭反光相機,隻要預先經過試拍,也能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