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愉悅性情,是一項集智能和體能於一體的動靜結合的消遣活動。當你垂釣湖邊河岸,青山綠水相交輝映,環境清雅,微波蕩漾,自然心曠神怡;當魚食餌之時,全神貫注,意守釣上,嚴陣以待,一旦有魚上釣,愉悅之情則油然而上。
釣魚之樂,使雜念全消,愁情盡解。正因為如此,釣魚已成為現代人休閑的重要方式之一。
魚具和魚餌
魚杆
魚杆總的要求是堅固和富有彈性,要具備直、細、長、韌四個特點。直,即魚鉤下水時,方向不會偏,米窩落得準,魚杆也顯得美觀;細,即使用時輕巧靈活,起放自如;長,是能夠把魚鉤伸到遠處,夠得著魚群;韌,就是具有彈性,魚杆不易折斷,也不易把魚嘴鉤豁。另外還要求魚杆具有光澤油潤,不開裂,無蛀蟲等特點。此外,魚杆的節與節之間要套接得緊。
常用的魚杆有兩種,一種是手杆,一種是輪杆(也叫海杆)。
1手杆。一般適於池塘、水庫、河流、湖泊使用,輪杆則適於水麵寬闊、水底幹淨的海洋,湖泊使用。魚杆的原材料多數用竹子製做,由粗細相宜的幾節套接而成。根據每節尺寸的長短,分大、中、小三號。魚杆的名稱一般就用號數和節數來區分。例如:“大三節”,就是指這種魚杆是由大號的三節竹竿組成;“小二節”,就是由小號的兩節竹竿組成。魚杆全長一般為5—7米,最長不超過8—9米。
除用竹竿之外,也有用葦稈製做的,如鐵蘆和泡蘆等,這種魚杆優點是輕便,富有彈性和韌性,隻是不如竹製杆結實。
另外,現在還有用鋁、玻璃鋼和塑料製成的魚杆,這種魚杆結實,有彈性,耐彎曲,伸縮自如,攜帶方便。
2、輪杆。它的根部裝有一隻繞線盤,可繞魚線100—200米。釣時,在魚線上每隔15厘米左右,對稱地拴上一對魚鉤,魚鉤上串上海蚌、米蝦、蚯蚓等誘餌,在魚線的末梢墜上一隻錫墜,將魚鉤甩向河心,每隔幾分鍾往回收一節線,再放下,反複數次,一直將甩出去的線收完。在往回收線時,感到手中重量增加了,這就可能是魚兒上鉤了,便可慢慢繞線盤子,拖魚上岸。這種釣魚的方法,在國外比較普遍。但如果不了解這段水域的情況,最好不要使用,以防魚鉤鉤住水下的障礙物。
還有另一種輪杆(又叫滑輪車),用一種不帶倒刺的對鉤,隔40—50厘米拴上一個,線端拴鉛墜。對鉤可用細鋼絲自製,魚線采用五六十米長的尼龍絲,繞在線盤上,釣時把鉤扔出去,隨即就往回收,如此反複不停,隻要魚兒碰上,就能被鉤住。
魚線
現在人們釣魚,一般都用尼龍線或真絲製做的降落傘線。
其特點是透明性好,柔軟,有彈性,拉力強,不易腐爛。尼龍線有多種規格,一般是用“磅”來計算,磅是表示其拉力的強度。
如1米長的尼龍線,用測力器來拉,在測力器上顯示出4磅時斷的就是4磅線,8磅時斷的就是8磅線(一磅相當於我國老秤12兩重,(老秤1斤16兩)4磅相當於3斤;8磅相當於6斤)。降落傘線是用三股線絞合在一起組成的,有細三股、中三股、粗三股。一般多用細三股。尼龍線與降落傘線,各有優缺點,尼龍線透明性強,在水中不易被魚發覺,但怕摩擦,冷天易發硬。降落傘線冷天不會發硬,耐摩擦。但白天易被魚兒察覺。因此,這兩種線,可交替使用。比如,冷天可用降落傘線,其他季節可用尼龍線;晚上用降落傘線,白天用尼龍線。
手杆用的魚線,一般不超過4磅線。超過4磅的魚線,一般適用於輪杆。因此,一般的情況是手杆配細線,拴小鉤,輪杆配粗線,拴大鉤,釣大魚。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掌握得好,小鉤也是能釣到大魚的。
魚線的全長可分為備用線、長短線、吃水線三段,備用線指繞在魚杆上的線,一般不直接用於釣魚,它的長度相當於長短線與吃水線的總和。長短線是指從魚杆到魚漂的一段,從魚漂到魚鉤,這一段線叫吃水線,吃水線的長短要根據水的深淺而定。
魚線要求結實、有韌性。凡起毛、開裂、老化的,釣過幾次大魚、已失去一定的韌勁的線,就不要再繼續使用了。拴魚鉤的部位,因受力最多,磨損最快,最易斷線,尤其要注意經常更換,行話叫做“換下角”。
魚鉤
魚鉤是釣魚的關鍵工具。好的魚鉤應該是彎度適中,細而不軟,韌性強,鉤門角度合適,鉤尖鋒利,倒刺長,不生鏽。魚鉤的種類和型號多種多樣。有就形狀取名的,如圓底鉤(又叫饅頭鉤)、方底鉤、勺把鉤、三角鉤、對鉤(滑輪鉤)、三角錨(又叫蜘蛛鉤)等;有就魚鉤的附件錫墜的形狀取名的,如長墜鉤、短墜鉤、圓墜鉤、扁墜鉤、鼻眼墜鉤、穿眼墜鉤、葫蘆鉤等;有的就魚鉤下水之後的形狀取名的,如朝天鉤、困鉤等;還有的就魚鉤的不同用處來取名的,如黑魚鉤、歪嘴鉤、組合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