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跳時姿勢:在作跳舞準備姿勢時,男子為表示禮貌和謙讓,應背向舞池而立,起跳時,左腳後退一步,爾後引導女伴起舞。跳舞時,腿基本保持平直狀態,不能彎腿跳,也不能象平常走路。雙方進退出腳時,腳掌必須擦地而行。男女無論是進還是退,腳步一定要下正、直,不能走成八字步。
2、同向舞姿:同向舞姿即雙方在同一方向運步。這種同向舞步用於慢四步舞和侖巴舞、慢三步舞的變化舞步中。在探戈舞中,同向舞步作為探戈的特定舞步出現。在男女雙方都向同一個方向運步時,不僅要做到互相默契配合,而且還要講究形體線條的美觀。在左同向步中,男子向左進行90度轉,女伴向右90度轉,各以外側腳帶步前行,即男子運左腳,女伴運右腳,或男子運右腳,女伴運左腳,平列平行,這也是探戈舞中的特定舞步。跳這種舞步,男子左肩與女伴左肩並列,雙肩要求平伏,腿從髖關節以下抬起挺直,腳背抬起與腳尖成一直線。男子右肘(右同向步相反)可稍向後抬起,胸部有仰挺的姿勢,雙方腰部都應微向左右斜傾。同向舞姿的主要特點是身體挺拔瀟灑,始終在有線條的姿勢中運步。
3、旋轉舞姿:三步舞中,以旋轉為主要步法。旋轉的度數有180度、360度等。上身應微向前傾,這樣可以在不斷旋轉時保持一定的速度和平衡。旋轉舞姿要求男女雙方密切配合,男子右手要在旋轉中起保護和控製女伴身體傾斜的作用。
4、脫手舞姿:在侖巴舞、二步舞和迪斯科舞及其它舞種的變化舞步中,男女雙方有很多脫手對舞的動作。在脫手對舞時,往往以女伴的表情演示為主,而男子起主導作用。這就要求雙方默契而有機的配合,包括眼神、臉部表情、手勢等。
伴帶技巧。
在跳交誼舞中,男子處在主導地位,主動伴帶女伴起舞,女伴則處於跟隨地位,默契配合。
男子伴帶女伴的方法,主要是用手來表示的。如須向左轉時,用左手稍向自己身體方向輕拉女伴右手,同時,用右手稍向左邊輕推女伴腰部。如要向右轉時,則用左手輕推女舞伴右手,同時,用右手稍向右邊輕拉女伴腰部。假如跳三步連續轉圈,或跳四步轉180度等舞步,則男子用手的暗示力量須更大些。如在探戈舞中同步前進時(當時男子左手和女伴右手都已脫手),男子可用手作出請的姿勢,帶舞前進。如要女伴前進一步,然後進行脫手180度右轉,可先用右手指稍用力輕按,使對方理會自己要退一步的意思,再用右手腕向左側輕按,左手脫手,使女伴有一個明確的180度右轉感覺,而配合完成設計的舞步要求。在侖巴舞、二步舞中,幾乎大部或全部是用手的暗示來伴帶的。另外,如遇到前方或後方有人阻礙而不能前進和後退時,男子可用右手輕按,再配以左手的輕推或輕拉,以避免與其他舞伴碰撞。女伴也並非完全被動,除了要很敏銳地感應男伴的舞步動向和示意,來及時變換自己的方向或舞步外,如發現男伴在作後退舞步要碰及其他舞伴時,也應用左手輕拉男伴肩背部,使其從容避讓。
運步技巧。
掌握運步技巧,是跳好交誼舞的關鍵。
交誼舞的正確運步應該是:
1、稍抬起腳背。
2、由腳尖起腳掌觸地。
3、在後腳跨出的瞬間由前腳掌移一部分支點到腳踵。
4、另一隻腳接著運步。
此外,還必須掌握安排好雙方的重心支點。在前進和後退時,如一隻腳的支點是放在前腳掌,那麼另一隻腳的支點應放在腳踵。轉換支點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1、雙前腳掌互換支點:雙腳都用前腳掌進行運步,這種雙前支點多用於快速舞步的變化運行,如快狐步舞中的狐步左平行。
由於每一拍都是一個快步,故在連貫調換雙腳時,都應用左右腳的前腳掌作為支點互相替換,這樣既達到平行時的速度要求,又兼顧了雙腳靈活的交替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