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中外名人成功啟示錄(4)(2 / 2)

“工會英雄”沃爾特·盧瑟:盧瑟是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亨利·福特的死對頭。1936年與福特公司的鬥爭使年輕的盧瑟一戰成名,他血跡滿臉的照片占據了各大報抵的頭版,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為了幫助工人爭取福利而不屈不撓奮鬥的鬥士身上。這位工會領袖努力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醫療保障、人身保險、假期以及利潤分成等等,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使盧瑟成為工人眼中的英雄,同時也使得工會日益發展成為美國社會一支不容小視的重要力量。

“廣告撒旦”利奧·伯內特:就是這位廣告界的奇才,創造了“萬寶路牛仔”的形象。他首先為廣告界開辟了絢麗多彩的視覺衝擊的新道路,這位堅信“要進行市場分割首要的是進行消費心理分割”的廣告巨人始終認為視覺形象要比文字更具有說服力。有人評價說:“廣告業在伯內特出現之後才真正誕生。”“電腦中樞”小托馬斯·沃特森:沃特森的父親始終希望他能夠加入父輩一手創立的IBM公司,但小沃特森夢想當飛行員。二戰期間他擔任布萊德利特軍的秘書和專機駕駛員;二戰結束後,他希望到一家航空公司繼續開飛機,但布菜德利將軍認為沃特森“當然”應該回去管理IBM公司。26年後,沃特森證明了他父親和布萊德利將軍當初的判斷並沒有錯。在他手中,IBM發展成為電腦市場上聲名顯赫的“藍色巨人”,其成就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

“麥當勞大叔”雷·克羅克:金黃色的“M”型標誌,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豐富、快捷、美味的食品,溫馨的環境以及周到的服務,這就是克羅克創造的麥當勞快餐帝國。克羅克的快餐文化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代名詞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盡管快餐並不是由克羅克首先發明,但卻是他將這一本不起眼的東西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稱他為“快餐之父”也許並不過分。

“美麗皇後”埃斯蒂·勞德:勞德一手創立的化妝品王國始終站在時尚的最前沿,成為時尚的代言人,為全世界的女人帶來了幸福和夢想。雖然勞德一直自稱自己經營的不過是一個小生意,但就是這個小生意壟斷了美國商場中45%的化妝品銷售,每年為她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進項。而她對化妝品銷售方式進行的改革以及首創的贈送試用法進行推銷,使得她對整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給其他零售行業以巨大的啟迪。

“橄欖球王子”彼得·羅塞爾:這位美國全國橄欖球聯盟前委員會主席一手創立的超級杯使無數美國橄欖球迷為之瘋狂,他將比賽轉播權同時出售給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高明做法為他帶來了滾滾財源。羅塞爾創建了現代職業體育運動的模式,他讓人們認識到體育運動不僅僅隻是比賽那麼簡單,同時也是一個蘊藏豐富的金礦。

“日本製造”盛田昭夫:他有一個綽號“索尼先生”。的確,他對這個稱呼當之無愧。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盛田昭夫一直以“著眼全球,立足本地”作為自己的信條,並致力於推行品牌戰略。在他的帶領下,索尼成為第一家超越國家界限的全球性企業,其產品受到世界各地用戶的喜爰和信賴,其生產的“Walkman”已經成為標準英語辭典中“隨身聽”的代名詞。

“超市冠軍”薩姆·沃爾頓:沃爾頓是著名的沃爾——馬特公司的創建人。當1962年第一家沃爾——馬特折扣商店開業的時候,人們也許並不會想到這種新的銷售方式將會給零售業帶來巨大的變化。時間轉瞬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如今的沃爾——馬特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其商店遍及全美各地。親手創立這一龐大事業的沃爾頓以他出色的成績改變了傳統大型零售商業的保守經營方式,為這一行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天使魔鬼”比爾·蓋茨:他究竟是一個天使?還是一個魔鬼?蓋茨似乎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人。

在其競爭對手眼中,他是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而在電腦用戶眼裏,蓋茨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使用簡單方便的軟件,使電腦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不管怎樣,毫無疑問的一點是蓋茨必然將成為電腦發展史上裏程碑式的人物。沒有蓋茨,很難設想如今的世界會是一個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