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魔術戲法(2)(1 / 3)

表演時,將套合後的火柴盒正麵向觀眾,當右手合上一晃時,乘機把最大的火柴盒夾在手心裏,左字配合握拳,右手伸入口袋取筆時,順便將火柴盒留在口袋裏,然後假意用筆在上麵虛晃幾下,隨後左拳放開,展示第二個火柴盒,看上去火柴盒縮小一半了。把上麵手法表演第二遍,把火柴再度縮小一半。

小球換位

表演者將一紅一綠的兩隻小球和兩塊手帕向觀眾交代,你分別將紅、綠小球包在兩塊手帕中,交給甲乙兩位觀眾、讓他舉起手拿著,並請他們各自記住小球的顏色。

表演者用一根“魔棒”左右一招,請甲乙兩位觀眾打開帕。奇怪!兩隻小球已經互相交換了位置:包在手帕裏的小紅球變成了小綠球,小綠球變成了小紅球。

秘密揭示:

小球共有3隻(可用小木球,也可用粉筆頭或小紙球代替),將其中的一隻暗藏在右手手心、用小手指鉤住,“魔棒”(可用筷子或者筆來代替)也拿在右手上。這樣,觀眾就不會懷疑手上藏有小球了。準備表演時,放下魔棒,順手抬起一隻小球。拿球的方法是,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起,讓觀眾看一下顏色,注意手背朝觀眾,以防手中藏著的小球被發覺。左手拿一塊手帕,罩住握球的右手,趁此機會把大拇指和食指拿著的小球藏入手中,將原來暗藏的小球包入手帕中,交給甲觀眾,並請他舉手拿好。

用同樣方法包起另一個小球,請乙觀眾拿著。表演者用“魔棒”左右一招,故弄玄虛,以迷惑觀眾。最後,表演者將藏在右手的小球暗中放在口袋裏。

鋼針穿氣球

表演者手裏拿一氣球,並將它吹起,然後用細線把吹氣口紮死,另一隻手持一根約1尺多長的鋼針。用針比試了幾下,表示要穿過氣球。觀眾們一在想,針要是穿過氣球的話,氣球肯定會漏氣。然而,當表演者真的把針插進氣球從另一頭出來時,奇怪的是氣球竟不漏氣,表演者將氣球拋向空中,氣球又慢慢地降落下來。

其實氣球根本沒有被穿壞,其秘密在氣球內部。這是個經過加工的氣球,即將氣球翻過來,使裏麵朝外,把氣球中部穿一對稱的小口子,把一根比表演用的鋼針略粗的空心塑料管(其長度與吹起的氣球直徑相同),兩頭分別插進穿破的口子裏再用細線捆緊。然後再翻過來,吹足氣,使塑料管橫穿在氣球中間,形成一個“通道”。

表演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給氣球充氣時氣球直徑必須與塑料管長度相同。②氣球的顏色要深,且盡量與塑料管顏色相同。③鋼針穿氣球時,要穩、準、迅速。

直線釣冰塊

表演用的道具是一杯放著冰塊的水、一條十幾厘米長的細線和一小瓶鹽。

表演者對觀眾說:“哪位觀眾能利用現有條件,用這條細線把冰塊釣上來?”一位觀眾上台後,用這根細線在冰塊上繞圈,總是釣不上來。表演者接過線,把線垂在冰塊上,弄了一個繩圈、再往上撒了一點鹽,不一會就把冰塊釣了上來。

其實,道理很簡單,鹽撒在冰塊上,過一會兒,鹽就使冰塊表層溶解,再過一會,鹽的作用消失冰又凝結了,這樣,線就被凍在冰塊上。因此,將線提起,冰塊隨之被釣出杯子。

空帕變鉛筆

表演者從桌上拿起一條男式手帕,拎住左右帕角正反麵展開向觀眾交代。然後,將手帕蒙在左拳上,做一魔術動作後,右手將手帕從中間向上提起,揭去手帕一看,左手指上出現了一支鉛筆。右手取過鉛筆,向觀眾亮了亮之後,便插入上衣口袋中。接著,再按如上動作交代空手帕,仍蒙在左拳上,結果接二連三地又變出了鉛筆。

這是一套徒手小魔術,其秘密在於交代手帕正反麵,這是個關鍵的“過門”。表演者事先將4支鉛筆橫向插入手表帶上夾著,隻露出4個鉛筆頭伸向左掌心處。交代手帕正麵時,夾著的4支鉛筆有袖管和手帕作掩護,交代手帕反麵時,又有手背遮擋著,觀眾隻覺得手帕是空的,不會發現手中有秘密。然後,左掌心向裏,蒙上手帕後,隻要隔帕將鉛筆一一抽出即成。

聽信封猜字

表演者拿出8張信紙和8個信封,分給8位觀眾,請他們每人在信紙上寫一句話,並且簽上自已的名字。然後將信紙折起放入信封中,交還給表演者。表演者把收回的8個信封,理成一疊,放在桌上。

過了一會兒,表演者拿起第一個信封,放在耳邊略聽一下,就說:“這隻信封裏的信紙上,寫的是‘熱愛勞動’、是王大明寫的。對不對?”觀眾中叫王大明的立刻承認,他寫的的確是“熱愛勞動”。

表演者見有人承認了,便從信封裏拿出信紙來看了一下,自言自語道:“果然不錯,我猜對了。”於是把這個信封和信紙,隨手放下,再拿起第二個信封聽。說道:“第二個封信是李瑛寫的,寫的是‘努力學習’,對嗎?”觀眾中的李瑛也承認了。

照這樣表演下去,他一連把8個信封裏的字都正確地猜了出來。觀眾讚歎不已。耳朵竟能聽出信封裏的字,表演者果真有如此本領嗎?

在觀眾中,表演者預先約好一位助手,就是王大明。叫他在信紙上寫“熱愛勞動”4個字。這個秘密,其他7位觀眾是不能知道的。在收回信封後,把王大明寫的那隻信封放在最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