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不僅說明了海龍的似龍之處,而且指出了它的產地,習性與大小。海龍的體表與海馬一樣,也沒有鱗片,全部被骨質環所包圍,軀幹七棱形,有骨環12-19節,尾部呈四棱形,有骨環35-41節。但它的身體細長,有的頭長僅相當體長的十分之一左右。魚類分類學家根據它們的尾部是否卷曲,尾的末端有無尾鰭,眼眶突出與不突出等外部形態,把海龍區分為不同的屬和種,就目前看我國的海龍有9種,即尖海龍、蘭海龍、低海龍、舒海龍、粗吻海龍、冠海龍、刺海龍、擬海龍與刁海龍。
海馬與海龍不僅因為它們的形態特殊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它們的生態也是非常有趣的,它們有的以保護色來防避敵害和誘引餌料,有的以擬態來蒙蔽敵害與取得食物。特別是它們的生殖更是獨具一格的。我們以海馬為例來介紹一下它們的生殖。假如你要看到剛剛孵化出的小海馬一個個從大海馬的腹部被排放出來的情景,一定會認為這是從母海馬的體內生出來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就錯了。因為生出小海馬的不是它們的“母親”,而是它們的“父親”。看到這種提法後,有的人可能會大吃一驚,因為從來還沒聽說過由“父親”生兒育女的新鮮事哪!下麵就來說明這一事實的真象:海馬在第一次性成熟前,雄性個體尾部腹麵的兩側,首先出現一對皮褶,由於皮褶的生長和左右愈合而形成一個透明的囊狀物,這是為後代早期發育準備好的小“房間”,它好像有袋類的袋鼠所具備的育兒袋一樣,但它不叫育兒袋,一般稱為育兒囊,也有稱它為育卵囊的。當生殖期來臨的時候,雌雄個體相互追逐,表示“友愛”,到達高潮時,雌雄海馬的尾部相纏,腹部相對,這時雌海馬就把它的成熟卵子悄悄地產到了雄海馬的育兒囊內。
與此同時也就把自己孵卵撫幼的天職轉嫁給雄海馬了。無可奈何的雄海馬為了保持種族的延續,隻好顧全大局,接受了這項額外的負擔,給卵受了精,並把育兒囊的口封閉,於是,它就帶著這個不大不小的“包袱”艱苦度日。由於育兒囊內的血管豐富,能充足提供孵化期所需要的氧氣,卵在這樣安靜舒適的環境裏,經過20天左右的孕期就能孵化出小海馬來了。臨產時,小海馬的“父親”已經疲憊不堪了。用它能卷曲的尾部,有氣無力地纏在海藻上,並不停地作伸直與彎屈的搖擺動作,這時,一個小海馬就從育兒囊的開口處降生於大海了。
海馬每胎產仔的數量不一,少則100以內,多則1000以上,一般產仔500個左右。如果生活條件適宜,一隻海馬一年之內就可以產幾胎甚至十幾胎。
小海馬的成長也是很快的,剛出生時還不滿10毫米,一個月後就能達到60毫米,3個月可達110毫米。有的5個月後就能成為合格的商品了。
海馬的壽命不長,一般也就是二、三年或四、五年不等。
海龍的生殖習性與海馬大體相似,也是由雄性負責孵卵撫幼工作,但海龍的育兒囊不如海馬那樣標準和精致,它的兩側皮褶就好像房屋的兩扇門,平時是敞開的,到了孵卵期才關閉起來,從不形成一個完整的囊,因此幼體孵出時,也不象海馬那樣一個個從育兒囊的小口排出,而是采取大開門的方式,使育成的小海龍傾巢而出。可是,有撫幼方麵有的海龍要比海馬認真負責,當出生不久的小海龍遇到危險或敵害襲擊時,它們還可以回到“父親”的育兒囊裏暫避一時。這一點比海馬要強得多了。但是,也有的海龍根本沒有育兒囊這一設施。
下麵介紹一下海馬與海龍的經濟價值。提到經濟價值可能會有人產生這樣的疑問,它們既然是魚,怎麼在水產門市部或飯館的菜譜上從來沒有見過它們的名字呢?這是因為它們沒有食用價值。可它們的醫用價值是很高的。因此,凡是門麵大、字號老的中藥店,總是在櫥窗的顯眼的位置上擺上幾隻,並且把它們裝潢得非常精致和漂亮,以顯示該藥店的古色古香和藥物的齊全。這是因為海馬與海龍在我國中藥史上一直是久負盛名的珍貴藥材,它可以與人參相提並論。早在明朝時期,偉大的本草學家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這部科學典籍中,積累了不少前人對海馬的藥效評價,其中有這樣的記載:“婦人難產,常之於身甚驗,臨產時燒末飲服並手握之,即易產。”另外,他還引用了兩個成方,一是海馬湯,主治遠年虛實積聚症塊。一是海馬拔毒散,主治疔瘡發背及惡瘡有奇效。
李時珍對海馬的藥效總的評價是:“暖水性,壯陽道,消症塊,治疔瘡腫毒”等。這說明了海馬的藥效是很高的。清朝的趙學敏,在他的《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了海龍,他是這樣記述的:“功倍海馬,益房箔,催生尤捷效,握之即產。”這說明海龍的藥效與海馬相似,但功效比海馬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