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運用”激趣。在美術教學中,要注意學用結合,鼓勵學生把學到的繪畫技能技巧運用到學習、生活的實踐中去。如向親戚朋友贈送自己繪畫、製作的生日卡片、賀年卡片;自辦小學生學習報、小學生畫報;定期為班級、學校出黑板報、衛生牆報,認真畫好板報的刊頭、故事插圖、花邊等。每次出班刊、校刊時,學生積極性很高,躍躍欲試,勁頭十足。通過這樣學用結合,學生不但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親身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樂趣。
“春天在哪裏”
我曾大膽嚐試,把一次美術課和說話課結合起來上。
一上課,我給同學們聽了一首歌《春天在哪裏》。同學們很奇怪:美術課,老師怎麼放起了音樂?音樂停後,我對同學們說:“春天在哪裏呀?今天老師要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畫筆畫出春天,一邊畫還要一邊想這幅畫畫了什麼內容。”同學們躍躍欲試,有的說,畫小草吧!春天小草綠了;有的說,畫燕子吧!春天燕子飛回來了;還有的說,春天冰雪化了,花兒開了……同學們興趣盎然,教室裏的氣氛活躍極了。等大家畫好後,我說:“下麵老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畫,介紹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景色。”聽了我的話,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要上講台來講。
一位同學畫了燕子、小草和盛開的花兒。她這樣說道:“春天到了,小草變綠了,像給大地鋪上一層綠色的地毯。花兒都開了,有粉紅色的桃花,白色的玉蘭花,淡黃色的迎春花。燕子阿姨也從遙遠的南方飛回老家來了。噢,春天真美啊!”
另外一位同學畫了青蛙、烏龜、小熊在樹下快樂地跳舞。看了他的畫,大家爭議起來。有的說。這不是春天的景色;有的說,夏天也有青蛙,烏龜和小熊啊!我說:“同學們等一下再議論,先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說的。”這位同學說:“微微的春風吹來,天氣暖和了,小青蛙在洞裏呆不住了,它跳出了洞,一看春天到了,它高興地‘呱——呱’直叫。但是,它的許多好朋友還在睡覺呢!它就一蹦一跳地去叫醒了烏龜弟弟。它們倆高興的哼著小曲兒,又去叫醒了小熊。瞧!現在它們三個都在柳樹下跳起了舞。”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還有一位同學講了自己如何修改畫的過程,他說:“開始我畫的柳樹,柳枝是直直的,後來一想,不對,春天到了,會吹來微微的春風,還會下細細的春雨,所以我就把柳枝畫得隨風擺動,還畫上幾滴小水珠,看!現在的柳樹多美啊!”
同學們都沉浸在那誘人的景色裏,異口同聲地說,春天太美了。最後我請同學們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畫,爭取把春天畫的更美些,並且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這時同學們對春天的認識更深了,畫起來得心應手,也覺得有話可說,興趣和積極性都很高。
這一節課,小學生不僅畫出了美麗的畫,而且他們的觀察、語言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從這節成功的課中,我們得到一些啟示:語、數、音、體、美,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聯係的課程,如果能找到一個有機的切合點,上一些綜合課,教學效果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