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飲食保健您的飲食習慣科學嗎?(6)(1 / 3)

芬蘭北卡累利阿禁煙研究項目負責人指出,婦女抽煙不僅會影響受孕,而且還會使所產嬰兒少150-200克,身長少6-8毫米,當孩子長到14歲時,與正常孩子的身高差距是1-2厘米。

抽煙婦女生下的嬰兒除脂肪組織發育正常外,其它組織發育均減緩。受尼古丁的影響,胎兒的心髒在母親抽煙後半小時內每分鍾多跳20-40次,但運輸氧的能力卻減弱。懷孕期間抽煙還容易使嬰兒患過敏症,甚至使嬰兒夭拆。女性吸煙易患喉癌、食道癌、乳腺癌、子宮癌、肺癌等疾病,其肺癌發病率是男性的4倍,成為威脅女性生命的最大”殺手“。據第九界國際抽煙與健康大會透露,全球每年有50萬婦女因吸煙而死亡。

什麼是吸煙危害病吸煙危害病又稱煙草相關病,是吸煙所致的以呼吸係統和心血管為主的慢性疾病的總。

國內外對煙草的研究表明,煙草點燃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4000餘種有毒有害化學成份,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煙焦油三種物質。煙霧中有40多種致癌物質、10多種癌症誘發物。吸煙者血中的尼古丁含量最高,被動吸煙者血中一氧化碳及硫氫酸濃度較高。吸煙者直接吸入呼吸道和肺內的煙霧隻占總煙霧的10%左右,90%的煙霧彌散在周圍造成空氣汙染,強迫不吸煙者被動吸煙。

吸煙時間的長短、劑量大小、個體差異,會產生性質不同的疾病。吸煙使人體的呼吸係統、心血管、胃腸、肝、腎及神經係統產生損害,吸入香煙後隻需7秒鍾就可以進入腦組織。吸煙危害病包括: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喉癌、口腔癌等各種癌症,冠心病、肺心病、腦卒中、潰瘍病、婦女不孕、早產、死產、損傷視力,嬰幼兒被動吸煙會損害智力影響發育等等。

從拒絕吸第一支煙做起這是一場不尋常的”世界戰爭“,因為煙害正在全球蔓延。每天數以億計的在吞雲吐霧;每年數百億元財富化為煙塵;數百萬人死於煙害造成的疾病。著縷縷上升的煙霧,城市的天空變得灰蒙蒙。煙害,已遠遠超過交通事故、自然災害,成為人類第一殺手!

青少年是人類的未來,在這場特殊的戰爭中,青少年所受的危害最大!

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埃及,在首都開羅的高架橋下,一群群少年在吸毒。而從小吸煙是這些青少染上毒癮的第一步。埃及吸煙的少年中,有65%以上的人成為吸毒者。

在美國,6870萬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1660萬人已經或即將成為煙民。在位丁美州的一些城市,青少年中煙民竟占一半。而在中國,3億多煙民中,1/3是青少年,僅中學生就達500多萬。這是多麼的觸目驚心!

青少年吸煙行為探源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生理、心理發育的特殊時期、青少年這一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最容易發生吸煙行為。模仿是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過程的重要特征,周圍的一切都是他們認知的參照物。他們看到父母在吸煙、教師在吸煙、影視鏡頭中的英雄也在吸煙,便自然產生了模仿行為,學著大人的樣子吸上幾口。

中小學生涉世不深、好奇心強,這是他們身心發育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特怔。你說吸煙有害,我偏要試試,一些學生不自覺地吸了第一口煙。

中小學生個性發展中,爭強好勝,虛榮心強,從這一特征衍化而來的從眾心理,是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另一行為特征。一些中小學生,看到朋友吸煙,自己就與朋友比著吸起來。

青少年由於神經、心理發育尚不成熟,抗挫折的能力較弱,當學習生活遇到挫折,也有人借吸煙消愁解悶,賴以解脫。管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但不少青少年認為:吸煙得病,不吸煙也未必不得病。在青少年生活的空間裏,無所不在的吸煙環境,實質上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廣泛的社會影響又是青少年產生吸煙行為的重要誘因。

實際上,青少年吸煙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行為、是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結果。隻有認真分析、研究這些特點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做到杜絕學生吸煙。而杜絕青少年吸第一支煙,又是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關鍵。

杜絕青少年吸第一支煙杜絕青少年吸第一支煙,要從宣傳入手,抓好家庭、學校、社會三個環節的教育,並要從”小“抓起。從孩子上幼兒園時起,就讓他們樹立起對香煙的抵禦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教師。要想讓學生杜絕吸第一支煙,就必須盡可能地減少家庭因素這方麵的不良影響。要教育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清新的生活空間,吸煙要遠離未成年的孩子。學校在開展教育活動中,要把禁煙教育列為重要內容,通過發家長信、舉辦講座、辦小型禁煙展覽、放禁煙錄像等形式,對家長進行控煙的宣傳教育,也可通過”我勸父母或一名親友不吸煙“、”爭創無煙家庭“等活動,取得實際效果。學校教育離不開教師,教師的言行舉止不但對學生的感染力最強,而且影響每個學生的心靈,教師的吸煙行為會在學生中產生模仿效應。因此杜絕學生吸第一支煙,就必須加強教育者的示範作用。創建”無煙學校“,是最有效的教育形式。由於是無煙學校’,校領導帶頭戒煙,教師自覺遵守不在學校吸煙的規定,各種禁煙規定健全。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學生,還有誰會主動地去吸第一支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