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名人養生萬裏同誌的健身之道(2)(2 / 3)

紅線女的健身之道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近年在國外演出,好評如潮。觀眾紛紛說:“戲好,聲甜,人靚,渾然不像年逾古稀之人。”有的觀眾猜測她做過“拉麵皮”整容術,不然,何能如此容光照人。為此,紅線女撰文答道:“絕無整容之舉!若論健身術,我認為至關緊要的是豁達、樂觀。心態時時保持平衡,還要有求進之心。

心理永遠年輕,人就不會老得快。”50年代紅線女放棄海外優裕收入,為粵劇事業毅然回國定居,沒想到“文革”竟被泡在水裏挨鬥,一鬥就是幾個小時……但她堅信粵劇事業決不會泯滅,自己也決不會永遠離開舞台;即使被關在囚室內,她每天仍要完成練嗓子、跑園台的“必修課”。盡管“文革”整整耽誤了她13年,52歲那年她又重返舞台,依然容光照人,神形兼備。

她敢於打破“4O不學藝”的世俗觀,把別人醉心於搓麻將的寶貴時光,用來學太極拳,“取其柔中有剛之形”;舞青萍劍,“攝其拔劍出鞘之祝”;練鶴翔莊功,“吸仙鶴美姿之靈氣”,並結合自身情況,創編了一套訓練眼、手、身、步的體操,作為每天晨練的健身項目。

她不論到哪,盡量不乘電梯,讓自己從從容容地爬樓梯,進行有氧的微量活動。平時,或放鬆庭園,或澆花剪枝,或靜坐養神,盡量使自己作息有規律,保持飽滿精神。

精神上的滿足--黃婉秋的養生之道馳名中外的著名演員黃婉秋是一個青春常駐的女強人。

1961年黃婉秋剛16歲,因主演電影《劉三姐》而成名。之後,她一直在演歌劇、戲劇,先後主演過《夜半歌聲》、《洪湖赤衛隊》等劇目。1990年身為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的黃婉秋在政府和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劉三姐藝術團”,重排了歌劇《劉三姐》和其他一批節目,先後10多次赴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至今已演出2萬餘場,深受歡迎。

麵對繁忙的演出和工作以及長時間流動生活的旅途勞頓,黃婉秋始終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她從不午睡,卻很少有倦態。問她有何獨特的養生之道,她笑曰:“主要在於精神上的滿足。當我在鄉下演出看到鄉親們早早拿著板凳從幾十裏外趕來觀看時,當我們在東南亞等地演出獲得雷鳴般的掌聲時,我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值得自己用畢生精力去追求。因此,越幹越有勁,也就不知什麼叫累了。”多年來,黃婉秋一直堅持自己動手做家務,如抹桌椅,拖地板、洗衣服等;平時外出隻要時間允許,就堅持步行。她說:“累一點可換來樂趣,苦一點能增強奮鬥精神。懶惰的人在事業上不會有追求,沒有追求的人生活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黃婉秋的言行似乎與養生無關,其實這就是一種養生。

美國心理博士雷米曾作過一頂研究,發現世界上最忙碌最緊張的名人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這是因為勤奮工作可排除人們的孤獨感和憂愁感,並使人獲得滿足感,從而內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欣慰和滿足,增強進取心與自豪感,促進身心健康。

誠如上述,黃婉秋當屬此列。

李默然健身有方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默然已年近古稀,魁梧的身軀毫無龍鍾老態,仍然是那樣瀟灑、穩健,充滿活力。

談起健身體會,他娓娓道來:“生活規律,堅持鍛煉,飲食得當,心情舒暢……”李默然習慣早睡早起,每天清晨,他先到早市逛一圈,買菜、散步一舉兩得。回來後做一套自編的健身操,這套操動作舒緩,套路多變,輕鬆、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