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識教育與教育學(2 / 3)

羅馬:學習內容主要是神學和七藝,方法是背誦。其次是騎士教育。

近代教育

16世紀以後,世界進入近、現代社會。東方的四大發明、新大陸的發現、蒸汽機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引起了社會製度、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變化。

20世紀以後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進入冷戰期,科學技術魔術般地改變著世界的麵貌。教育,在發展中國家被看做是追趕現代化的法寶,在發達國家被看成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教育在數量上迅速膨脹,特別是高等教育突飛猛進;另一方麵,生產力的發展,政治結構的重組,人類對自身的生命價值、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認識,也極大地影響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使得教育製度、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均發生深刻的變化。

4.教育學是什麼

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和教育規律的社會科學,目的是深化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更新人們的教育觀念,並為教育的發展和改進提供決策依據,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提供理論選擇。教育學與其他許多社會科學一樣,有一個漫長而又短暫的曆史。

我國在公元前約403~221年期間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但是,作為教育科學體係中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在總結人類教育實踐經驗中逐步形成,經過長期積累而發展起來的。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古希臘的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古羅馬的昆體良等在長期教育實踐中所作出的經驗總結,為教育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隨著社會和教育實踐的發展,教育經驗、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日益豐富。

一般認為到了17世紀,捷克教育家揚·阿姆斯·誇美紐斯所著《大教學論》(1632)是教育學產生的標誌。而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則是19世紀初德國教育家約翰·菲力特力赫·赫爾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學》(1806)。

5.教育學的分支

下麵介紹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幾所教育學著稱的名校的教育學專業分支情況,這幾所學校分別是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大學,以及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宏觀研究方向:

①教育人類學

教育人類學主要研究教育中不平等現象的起源(例如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等)。研究範圍包括教育與就業、民族學、女性研究、教育中的性別因素、新移民教育、多文化教育、學校現象、學生行為、教育私有化等。

②比較教育學

比較教育學主要研究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對比研究政治、經濟、宗教、語言、地理環境等對於教育政策的影響,發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借以找出適合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政策。

③教育經濟學

教育經濟學主要研究教育學中的經濟問題,例如社會個體在教育中的投入與產出,教育投入對社會的效應,以及建立模型測量教育政策對於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等等。

④教育史學

教育史學主要研究教育學發展的曆史,以及從曆史學的角度考察教育學,將會涉及家庭史,需要大量閱讀以及寫作,比較適合喜歡曆史的學生。現在的教育史學更加趨向於研究全球化以及移民對教育學的影響。

⑤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教育政策與社會、政治、經濟的互動關係,熟悉教育部門、地區、國內、國際現行的教育政策,以及發現其存在的問題。

學校管理方向:

①教育管理及領導學

教育管理及領導學主要研究學校、教育類型機構以及非盈利組織的管理,認識教育係統及其政策,提升管理者的認識水平以及管理能力。

②課程設置研究

課程設置研究主要研究課程論以及課程設置中的問題,一般大多數學生將這一專業與其他專業結合,交叉學習。

教學方向:

①學習與教學

學習與教學主要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例如課程發展、教育哲學、教師角色、人類發展、教育科技以及不同種族、宗教信仰、社會階級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等。

②學科教育(如數學、美術、音樂、體育、曆史、地理學科)

學科教育除了學習相關知識以及學科背景,還需要學習如教育心理學、課程設置,以及性別、種族、宗教等因素對於教學的影響等。

③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主要研究智力或身體殘疾學生的教育,需要學習包括認知論、語言學、社會發展、手語、教學手勢與符號、個體差異與社會的關係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