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方向:
①人類發展與心理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在童年、青少年以及成人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征以及其與教育的聯係,課程將發展論與多元化習俗、性別平等問題、雙語教學、識字發展、邊緣人群的學業成績、移民教育、多種族融合、兒童保護、兒童隋緒發展以及人際關係等方麵的知識結合。
②兒童研究
兒童研究主要研究有關兒童成長的理論、兒童權益維護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兒童成長所麵對的社會問題。
申請者需要有相關社會學背景,最好有與兒童相關的工作經驗。
③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學問題,包括知識的習得、認知與情緒發展等等。
教育技術方麵:
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主要注重教與學,技術作為教與學輔助手段。需要做人類發展、認知論、社會政策以及教育領導學的研究,並且將他們與科技結合,實現現代化的學校管理、教學以及開發新的教學產品。
6.教育學百家爭鳴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的教育觀是二元論的。一方麵他強調兒童的興趣是教育的出發點,是教學的依據;另一方麵,他把教育看成主要是接受過程,強調教師、教授、教材的主導作用。在政治倫理觀上,主張教育應從國家理念、國家思想出發,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良好的國家公民。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19世紀以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被看做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
杜威的教育思想
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與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針鋒相對。
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他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教學的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科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掌握促進並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探究。
智慧與衝動相對立,由於人類能善於運用智慧,就與動物的“嚐試與錯誤”區別開來。
探究則與傳統學校“靜聽”的方法相對立,它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活動,它的價值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思維活動中獲得“有意義的經驗”。
7.如何學好教育學
學習與研究《教育學》這門課程,總的思路與方法就是《中庸》中的那段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結合《教育學》課程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具體把握以下幾個方麵:
①熱愛學習是學好教育學原理的關鍵
對學習來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熱愛自己所學的學科,這比任何外界刺激都更強有力地推動自己的學習。教育問題往往看上去很平常,教育的書籍讀起來也不困難,似乎其中沒有什麼奧秘,不值得好奇。其實要真正領會其中的真理並非易事。我們應當在平常的現象中探尋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②要理論聯係實際
教育理論來源於教育實踐,但又高於教育實踐。學習《教育學》的目的在於以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在學習教育理論時,要常到學校去接觸教育實際,了解中小學教師怎樣教書育人,怎樣進行教育改革實驗,中小學生怎樣學習、成長,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並努力把學到的理論與實際問題掛起鉤來。
③要堅持學、思、練結合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有三種水平,記憶水平的學習,理解水平的學習,思考水平的學習。記憶水平的學習不可少,但不能呆讀死記。為了記憶,需要理解。對學習的進一步要求是思考水平的學習。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思考。通過思考,問題得到解決,標誌著理解,也就“自然”地記住了。
④要努力尋求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方法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學習風格是不同,為了有效地學習,每個人應當努力探尋出適合自己學習方式與學習特點的方法。例如分析一下自己認知的特點,在對待多種信息的加工方麵,是即時加工,即逐一識別、處理的,還是同時加工,即對多種信息瀏覽、概括,對問題的解決,多用分析方法,還是多用綜合方法,長於記憶與原有知識結構相同的東西,還是不同的東西……
⑤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問題所必需的有關學科知識
《教育學》又是在不斷地綜合其他學科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為了深刻理解教育理論,就必須具有其他有關學科的知識,如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生理學、教育史等學科的知識。作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教育學》不僅與其他社會科學相互滲透,而且還廣泛運用數學統計方法以及係統論、控製論、信息論等認識方法進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