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麵的具體利益構成的。全國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和內部矛盾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節。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麵群眾的利益。但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要把最大多數群眾是否讚成、是否受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根本依據。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它們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第一,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先進生產力是基礎和前提,先進文化是靈魂與旗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體和目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政治文化的統一,體現了曆史發展規律與曆史創造主體的統一。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強領導核心的基本要求,它與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增添新力量。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活力。
3.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政黨,隻有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為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奮鬥。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出現了一係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國改革發展也麵臨一係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和新任務﹑新情況﹑新課題。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就必須進一步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教育幹部和人民,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是劃時代的科學理論。它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組成的科學體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其理論基礎,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政治經濟學是其主要內容,是研究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科學社會主義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所得出的科學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是有史以來從根本上揭示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體係,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