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學發展觀為全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科學的價值判斷標準。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給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評判標準。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調以人為本,明確新農村工作的核心是農民問題,就要把增加農民利益,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加強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實現農民全麵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曾把“三農”問題單純看成是一個農業產業問題,忽視了對農民自身技能的培養和農民素質的全麵提高,而更多地強調農業這個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和工業化的支持。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進一步回答了為什麼發展農業、靠什麼發展農業、怎樣發展農業的問題,明確了人與農業發展的關係、人的全麵發展在全社會發展係統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牢牢堅持發展為了廣大農民,發展依靠廣大農民,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農民,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實現農民全麵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不斷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他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益。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突出強調以人為本,為農民群眾多辦好事、實事,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作為指導原則和檢驗標準,確保讓農民真正受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揭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動力源泉,明確了廣大農民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根本力量,它不僅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所強調的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重要思想,而且又進一步豐富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內涵和時代要求。
3.科學發展觀為全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作為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必須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木桶原理”告訴我們:維持木桶容量整體水平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這給我們重要啟示是,整體的發展既要考慮其中發展最快的那一部分,也要考慮各部分發展的平均數,更要重視發展最慢的那一部分。雖然在發展實踐中,各項任務的實現不可能齊頭並進,某一時段、某一範圍內強調的重點不同,但總體而言,必須做到全麵均衡。所以,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於廣大農村地區,在新農村建設時,不單單是以發展農村經濟為目標,而是要全麵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實現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新農村建設既包括發展農村生產力,又包括完善農村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既包括經濟發展,又包括社會、文化、政治的發展。所以,新農村建設應遵循科學發展觀提供的方法論指導,既要努力著眼於城鄉協調發展,又要努力著眼於農村產業發展的新格局、農民生活的新提高、民風民俗的新風尚、鄉村麵貌的新變化、鄉村治理的新機製、農村管理體製的創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等,通過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全麵協調發展,切實把廣大農村地區建設成富裕、文明、民主、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