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田中內閣與中日關係正常化(5)(3 / 3)

劉建平:《戰後中日關係:“不正常”曆史的過程與結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235頁。

9月20日,周總理會見古井喜實,就日方的草案扼要地發表了中方的意見,認為與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的會談會成功,“問題的解決並不困難”。進而指出,雙方在結束戰爭狀態、複交三原則的處理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這些問題待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訪華後再最後斟酌。

柳田邦男:《日本是否在燃燒》,[日]講談社1983年版,第299頁。

3.談判中的分歧與爭論

9月21日,中日兩國政府同時發表公告:“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愉快地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將於9月25日至30日訪問中國,談判並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建立兩國之間的睦鄰關係。”9月25日,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二階堂進官房長官率日本政府代表團訪華,開始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解決兩國複交的問題。

《人民日報》,1972年9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全文,中文見《人民日報》1972年9月30日;

田桓主編:《戰後中日關係文獻集(1971—199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111頁;

日文見[日]外務省中國課監修:《日中關係基本資料集》,霞山會,1998年版,第429頁。

中日雙方經過多輪會談,終於在9月29日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宣告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中日聯合聲明》的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

(1972年9月29日)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於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三十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陪同田中角榮總理大臣的有大平正芳外務大臣、二階堂進內閣官房長官以及其他政府官員。

毛澤東主席於九月二十七日會見了田中角榮總理大臣。雙方進行了認真、友好的談話。周恩來總理、姬鵬飛外交部長和田中角榮總理大臣、大平正芳外務大臣,始終在友好氣氛中,以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問題為中心,就兩國間的各項問題,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同意發表兩國政府的下述聯合聲明: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悠久的傳統友好的曆史。兩國人民切望結束迄今存在於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戰爭狀態的結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兩國人民這種願望的實現,將揭開兩國關係史上新的一頁。

日本方麵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麵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的“複交三原則”的立場上,謀求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這一見解。中國方麵對此表示歡迎。

中日兩國盡管社會製度不同,應該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關係。兩國邦交正常化,發展兩國的睦鄰友好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也是對緩和亞洲緊張局勢和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

(一)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

(二)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決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政府決定,按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在各自的首都為對方大使館的建立和履行職務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並盡快互換大使。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各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根據上述原則和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兩國政府確認,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