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根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蘇維埃組織法》的規定,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瑞金沙洲壩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召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參加大會的江西正式代表196人、候補代表26人;福建代表79人、候補8人;粵贛代表63人、候補12人,閩贛代表37人;紅軍代表117人、候補28人;地方武裝代表13人、候補9人;湘贛代表43人;閩浙贛代表45人;湘鄂贛代表30人;鄂豫皖代表1人;四川代表1人;白區代表17人;少數民族代表3人;中央機關代表48人。共有正式代表693人,候補代表83人,旁聽者約1500人。此外,還有台灣代表和高麗(朝鮮)、安南(越南)、爪窪(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來賓。與會代表吃、住、討論,均安排在用稻草搭建的大棚內,時稱“招待所”。每座稻草棚配有2盞汽燈供夜間照明,棚內設置一排地鋪,供代表就寢,旁邊排列幾張飯桌,供代表用餐,分省、縣人住。會議期間,早餐兩道菜,一缽豬肉,一缽青菜,稱“閑餐”;中、晚餐七道菜,豬肉、牛肉、魚、豆腐、青菜、蛋湯等,為“正餐”。白天開大會或討論,晚上開展文藝活動。大會曆時11天。
1月22日,大會開幕。拂曉,在中央政府運動場舉行閱兵典禮,受檢閱的部隊有紅軍大學,第一、第二步兵學校,特種學校和中央警衛連等。下午2時,舉行開幕式,首先由中央政府代表毛澤東致《開幕詞》。接著,中共中央代表博古、全國總工會代表劉少奇、工農紅軍代表朱德、少共中央代表凱豐(何克全)分別致詞。然後,選舉出75人組成大會主席團,梁柏台為大會秘書長;成立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工作報告決議委員會、紅軍建設決議委員會、經濟建設決議委員會、蘇維埃建設決議委員會和法令委員會,通過了大會議事日程。
24~25日,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代表大會作了兩年來的工作報告。26日,分組討論毛澤東的報告。27日,根據代表們討論的意見,毛澤東作了關於中央執行委員會報告的結論。
28~31日,朱德作關於紅軍建設的報告,林伯渠作關於蘇維埃經濟建設的報告,項英作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吳亮平作關於蘇維埃建設的報告,各地代表相繼發言。隨後,大會通過了中央政府的工作報告、修正的蘇維埃憲法、紅軍建設、經濟建設、蘇維埃建設等決議案,以及關於國徽、國旗、軍旗的決定。
大會期間,收到德國、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共產黨發來的賀電。
2月1日,舉行大會閉幕式,經過代表充分醞釀,選舉毛澤東、項英等175人為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羅榮桓、鄧子恢等36人為候補委員,董必武、滕代遠等35人為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接著,毛澤東致閉幕詞。
大會閉幕後,發布了《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言》,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更名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
2月3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一致選舉毛澤東、項英、張國燾、朱德等17人組成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並以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同時,選舉張聞天(洛甫)為人民委員會主席。在人民委員會之下,設立11個人民委員部為中央行政機關,王稼薔(樣)為外交人民委員、朱德為軍事人民委員、鄧振詢為勞動人民委員、高自力為土地人民委員、林伯渠為財政人民委員、吳亮平為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陳潭秋為糧食人民委員、梁柏台為司法人民委員、曾山為內務人民委員、瞿秋白為教育人民委員、項英為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選舉朱德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王稼薔(祥)為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阮嘯仙為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委任董必武為最高法庭主席。同時,委任鄧發為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謝覺哉為中央政府秘書長、瞿秋白為中華蘇維埃大學校長、沙可夫為《紅色中華》主筆、毛澤民為國家人民銀行行長、錢之光為外貿總局局長。至此,中國紅色政權建設日臻完善。
(四)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
根據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決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於193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駐瑞金洋溪村,朱德、彭德懷、王稼祥(薔)、林彪、譚震林、葉劍英、孔荷寵、周恩來、邵式平、賀龍、毛澤東、徐向前、張國燾、關向應、王盛榮為委員,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懷。同時,“取消原紅軍第一方麵軍總司令、總政委的名義及組織,所有中華全國紅色海、陸、空軍完全集中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揮之下。”原在前方的總司令部、總政治部機關,撤回瑞金和軍委機關合並。中革軍委下設總參謀部,部長葉劍英;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聶榮臻、賀龍先後任副主任;總經理部,部長範樹德;總軍醫處,處長賀誠;秘書處,秘書長劉伯堅;副官處,處長楊立三;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肖勁光。駐中央革命根據地內的紅軍,始稱“中央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