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人民武裝(1 / 3)

第一節 機構

瑞金市人民武裝委員會 為全市人民武裝工作的領導機構。負責研究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江西省、贛州市人 民武裝委員會有關軍事工作方針、政策和指示;研究解決民兵工作的大事、要事;貫徹落實上級軍事機構有關兵員動員和軍隊轉業、複員、退伍人員安置的有關規 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國防教育,不斷強化市民的國防觀念。

瑞金市國防動員委員會 是在市政府、市人武部領導下,主管全市國防動員工作的議事協商組織。主要任務是貫徹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組織實施全市國防動員工作,協調國防動員工作中經濟與軍事、部隊與政府、人力與物力之間的關係。以增強國防實力,提高平戰轉換能力。

瑞金市人民武裝部 為本級人民武裝委員會的辦事機關。主要任務是:建立和鞏固民兵組織,提高民兵軍政素質,配備和管理民兵武器裝備,儲備戰時所需的後備 兵員,發動民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組織民兵擔負戰備執勤,維護社會治安,組織民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1986年6月,人民武裝部改歸地方建製,所 有現役幹部集體轉業。下設軍事科、政工科、辦公室、以勞養武辦公室。1996年3月,人民武裝部重新收歸軍隊建製,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大部分幹部 轉為現役軍人,部分人員轉地方安置。下設軍事科、政工科、後勤科。轄19個鄉鎮武裝部。1998年。新成立教委、水電局、衛生局、交通局、城建局、電信局 等6個行業武裝部。2000年,全市共有27個基層人武部,各自負責本單位民兵的組織管理和教育訓練。1993~2000年,市人武部機關一直保持省“文 明單位”榮譽稱號,並連續7年被省軍區評為先進入武部。

第二節 兵役

兵員征集 瑞金兵役機關嚴格執行上級征兵法 規,堅持把優秀青年送到部隊去。1986~2000年,兵員征集程序是:成立市征兵領導小組,下設征兵辦公室,各鄉鎮成立相應領導機構,辦理征兵的各項事 宜。市征兵辦公室下設體檢、政審、宣傳、監察、後勤組。體檢組負責應征青年的體格檢查,把好體檢關;政審組負責應征青年的政治審查,把好政審文化關;宣傳 組負責做好征兵的宣傳工作;監察組負責監督、檢查,糾正征兵過程的不正之風;後勤組負責征兵經費開支和後勤物資保障工作。實施方法為:每年民兵整組期間, 各鄉鎮對適齡青年進行兵役登記,確立預征對象。每年冬季兵員征集時,預征對象在戶口所在地報名,經鄉鎮和本人所在單位同意,參加體檢和政審。由市征兵領導 小組對體檢和政審合格對象進行全麵衡量,擇優批準思想好、身體好、文化程度高的應征青年服現役。被批準服役的對象發給《應征公民入伍通知書》,集中應征入 伍。1996年,國防部征兵辦公室主任薑詩坤少將,率領工作組視察瑞金市征兵工作情況,對瑞金的兵役工作給予高度讚揚。是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瑞金市 “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

1986~2000年,瑞金連續15年未出現退兵現象。

預備役  1986~1988年,《兵役法》規定,“確定服預備役的軍官、士兵及高等院校畢業生,在到達工作單位或者居住地以後的30天內,到當地縣、自治縣、市、 市轄區的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縣人武部在每年老兵退伍期間,與縣政府退伍軍人安置辦公室一起,共同做好退伍軍人的接待、安置工作和辦理登記預備役的 手續。

1989年,根據軍分區的指示,對全縣退伍軍人的年齡、文化、身體、專業技術狀況和分布情況進行全麵準確的登記。

1992年。成立縣退伍軍人預備役登記統計和轉業軍官預備役登記領導小組,與組織、人事安置部門一起對全縣地方專業對口人員和軍隊轉業幹部的預備役情況進行了調查、登記和核對。

1996年3月24日,中央軍委頒布《關於評定授予預備役軍官軍銜工作的指示》。7月,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成立了瑞金市評定授予預備役軍官軍銜工作領導小組,進行預備役軍官軍銜的授予工作。

2000年,結合民兵整組,各鄉鎮人武部對轄區內的退伍軍人(尤其是專業技術兵)進行了全麵摸底、登記統計。同時督促退伍軍人及時登記服預備役,並及時把他們編人民兵組織,做到無漏登、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