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體育(3 / 3)

勞動衛 生與公共衛生監督 1986年起,依照國家《勞動衛生管理辦法》和《塵肺病防治條例》,衛生部門加強對境內工礦企業的衛生監督,建立工業衛生檔案,對有毒 有害作業工人實行定期健康檢查。1998年,對市內5469名企業職工進行調查,其中,接觸粉塵1146人、接觸毒物537人、直接受物理性因素影響 1111人,均建立檔案,追蹤管理。檢查過程中,發現其中63人發生輕微職業疾病,並及時治理。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 條例》,對市內賓館旅店、理發美容、影像歌舞、體育場館、圖書博覽、候車候診等6類公共場所進行了常規監督,對違規場所進行處罰。1999年,市衛生監督 部門對市區62家按摩服務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其中8家利用“醫療保健”、“中藥按摩”等虛假宣傳,欺騙顧客,衛生部門照章處置。

醫政管理

醫療機構與衛生技術人員管理 1986年至1994年,衛生行政機關根據區域醫療規劃對市內醫療機構進行管理。1995年,國務院發布的《醫療機構管理 條例》正式實施,市政府下發《瑞金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1995~2000)》,市衛生局成立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下設醫院專業組、婦幼保健專業組、門診 醫療機構專業組和鄉衛生院、村衛生室專業組。同年6月,對全市357個醫療機構進行評審,其中307個合格醫療機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1996 年,市衛生局聘任10名醫療機構監督員,開展醫療機構行政執法監督。1997年5月,成立醫療機構管理工作組,年內取締24家無證行醫機構。2000年, 成立瑞金市衛生執法稽查中隊,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轉入經常性軌道。

衛生技術人員,按國家計劃分配、充實和調整。1987年開始,實行 專業技術職務管理。1995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市內203名取得護士專業資格的人員直接注冊為執業護士,36人經考試考核取得執業 護士資格。1999~2000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市內290人注冊為執業醫師,41人注冊為執業助理醫師,經考試28人獲執業醫師資 格,53人獲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醫療質量管理 1986年起,衛生行政部門對各醫療單位實行醫療質量目標管理,統一各級醫療機構的處 方、病曆書寫,健全基礎護理、業務查房、病案討論、會診、首診負責製和急診搶救等製度,定期開展創甲級病曆評比、護理知識智力競賽和護理技術操作競賽,組 織全員業務考試和落實醫院分級管理措施。市屬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開展創等級達標活動。1997~2000年,先後開展“管理、質量、效益年”、“百日創優質 服務和百日無醫療事故”、“醫療安全年”、“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達標競賽”等活動,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藥政管理  1986年7月,縣衛生局在紅都影劇院廣場舉行《藥品管理法》實施一周年紀念活動,同日,派出宣傳車在城鎮開展巡回宣傳。是年,對境內65個藥品經營使用 單位進行檢查,查出假劣藥品546種,價值20414.60元,沒收、銷毀劣黴變質藥品,價值2298.45元。

1988年,始行藥 品三級管理辦法,普通藥品實行三級管理,采用“金額管理、季度盤點、以存定銷”辦法管理;貴重藥品每日清點,精神藥品定期清點,嚴格二級管理措施;麻醉藥 品、毒性藥品及原料實行一級管理,做到單獨存放、每日清點、帳物相符。是年11月,實施衛生部頒布的《麻醉藥品管理辦法》,實行醫師審批製度,憑《麻醉藥 品專用卡》發藥,並健全妥善保管製度。

1991年,藥品監督執法部門采取常規監督與突擊檢查相結合,質量檢測與醫藥市場整頓相結合的 辦法,進一步推動藥品執法監督工作。1996年,各鄉鎮衛生院設立衛生監督站,負責轄區內藥品經營監督檢查。1999年,開展藥品市場專項整治,糾正醫藥 購銷中的不正之風,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衛生、醫藥、工商、監察、經貿、物價、審計等部門參加的“瑞金市糾正醫藥購銷不正之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 室。同時,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瑞金市糾正藥品購銷不正之風工作意見的通知》,對市內藥品市場存在的無序經營、抬高價格、製售假劣藥品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 治,查處一批在藥品購銷中的重大違紀違法案件。當年,取締無證批發藥品窩點5個,查處131家違法經營單位,對其中62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違法經營 的藥品216種計8萬餘元。2000年9~10月,市醫藥衛生執法督查組對全市96個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進行藥品質量監督檢查,結果表明:市內醫院臨 床用藥能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管理比較規範,大多數醫療機構堅持國有主渠道購藥,亦有個別單位從非正規渠道購藥;少數藥店未按規定經營第二類藥品,經營的 進口藥物,尚未取得進口藥品注冊記錄和口岸檢驗報告書複印件。同年,對全市存放保管期限超過5年的藥品進行全麵清理,處理超期藥品482種次,價值 34368.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