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物春秋(1 / 3)

第一節 開功建業兩朝受忌——楊素

楊素字處道,自幼胸懷磊落,誌向遠大,不拘小節。不為多數人所了解,唯有從祖楊寬驚異他的才能,常常對子孫們說:“處道出類拔萃,是特殊人才。”楊素後來與安定的牛弘誌同道合,兩人酷愛學習,研討經典精義,不斷有所貫通和發揮。他善寫文章,工於草書和隸書,十分留意於占侯之術。

北周大塚宰宇文護請他做中外記室,又轉禮曹,加大都督銜。周武帝即位,親理朝政,楊素因為他的父親楊敷堅守節操,被齊軍俘獲,因而不被朝廷使用。他多次上表申請。周武帝十分惱怒,命令侍衛將他斬首。楊素又進言說:“我侍奉無道的昏君,死是應該的。”武帝明白了他話中的含義,便贈楊敷為使持節、大將軍和譙、廣、複三州刺史,諡號忠壯。拜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他逐漸被重用。武帝常命他起草詔書,常常落筆一揮而就,文辭和內容都很精彩,武帝十分讚賞,對他說:“好好的自相勉勵,不要發愁得不到富貴。”楊素應接道:“隻恐怕富貴逼我,我卻無心追求富貴呀!”

平定北齊的戰役時,楊素請求率領部下作為先鋒,武帝答應並賜給手杖一根,說:“我正想大張旗鼓地驅趕齊軍,所以把這件東西賜給你。”楊素跟隨齊王宇文憲與齊軍在河陰大戰,因建立軍功被封為清河縣子,授予司城大夫,又與宇文憲一起攻克晉州,率軍隊駐紮在雞樓原。北齊君主率大軍迎戰,宇文憲害怕,夜跑,被齊兵追趕,他的部下四散奔走。楊素與驍勇將領十餘人奮力苦戰,宇文憲僅幸免於難。北齊平定後,楊素被加授開府職銜,改封為成安縣公。

不久,又跟隨王軌打敗南陳將領吳明徹於呂梁一帶,奉命管理東楚州的政務。他的弟弟楊慎被封為義安侯。南陳將領樊毅在泗口修築城池,楊素將陳兵趕走,摧毀了樊毅修築的城堡。宣帝即位,楊素繼承父親楊敷的爵位為臨貞縣公,他的弟弟楊約為安城縣公。

隋文帝楊堅任北周的丞相時,楊素與他交情很深,文帝很器重他,命他做汴州刺史。到了洛陽,恰逢尉遲迥叛亂,道路受阻,楊素無法東進。文帝拜楊素為大將軍,率軍進攻宇文胄。楊素將他擊敗,被調遷為徐州總管,位至柱國,被封為清河郡公,他的弟弟楊嶽被封為臨貞公。到了隋文帝即位,他被封為上柱國,官至禦史大夫。他的妻子鄭氏性情偏狹凶悍,楊素對她十分忿怒,說:“我如果做了皇帝,你一定沒資格做皇後。”鄭氏將他的話報告給文帝,楊素被免職。

隋文帝正謀圖取得江南。先是楊素多次進呈攻取南陳的建議,不久,文帝就授他為信州總管,派他討陳。楊素駐紮在永安,建造大型戰艦,取名叫“五牙”。船上建起五層樓,高一百多尺,左右前後豎起六根桅杆,加起來高一百五十尺,可容納戰士八百人,艦上遍紮旗幟。小一點的戰艦叫“黃龍”,可乘士兵一百多人。其餘“平乘”、“舴艋”等戰船大小各有差別。等到大舉討伐南陳,朝廷命他為行軍元帥,率領船隊直趨三硤。隋軍來到流頭灘,南陳將領戚欣率青龍艦一百餘艘屯兵守衛在狼尾灘,以阻止隋軍的道路。這裏地勢險要,隋將十分憂慮。楊素說:“勝負就在此一舉。如果白天開船進攻,對方則能看清我們的行動。加之水流迅急,水手無法控製,我們就會失掉有利條件。”於是,隋軍夜間發動了進攻。楊素親自率領黃龍艦十艘,悄悄順流而下;派開府王長襲從南岸襲擊戚欣的別處營寨的柵欄;命大將軍劉仁恩直趨白沙的北岸。天明到達,進攻陳軍,戚欣失敗。俘虜了許多陳軍,安撫後全部釋放。隋軍秋毫不犯,深受陳人歡迎。楊素率領水軍順江東下,戰艦船隻覆蓋了江麵,軍旗盔甲耀日蔽天。

南陳的南康內史呂仲肅領軍駐紮在岐亭,把守著江峽,在江北岸的山崖上固定三條鐵鎖鏈,攔江橫截在上遊,用來阻擋敵軍的戰船。楊素與劉仁恩登上江岸一起進發,先進攻陳軍的柵欄,呂仲肅的軍隊夜間潰敗,楊素除掉鐵鎖鏈。呂仲肅又據守荊州轄下的延洲,楊素派遣巴兵卒數千人,乘坐五牙艦四艘,依靠艦上的檣竿搗碎敵軍的十多艘戰艦,將陳軍打得大敗,呂仲肅僅保全性命。南陳後主派信州刺史顧覺鎮守安蜀城,荊州刺史陳紀鎮守公安,都因懼怕隋軍而逃之夭夭。巴陵以東再沒有人敢於堅守。湘州刺史、嶽陽王陳叔慎請求投降。楊素來到漢口,與秦孝王會合後才返師。被授予荊州總管,進爵為郢國公,楊素對隋文帝說:“有地名叫勝母,曾子都不進入。叛逆王誼過去封在郢地,我不願與他封在同一個地方。”於是,改封為越國公。不久,又授予納言,轉為內史令職。

時隔不久,江南人李棱叛亂,朝廷命楊素為行軍總管去討伐。文帝命平定叛亂以後,將男子全部殺掉,婦女都賞給士兵,在戰場上僥幸活下來的罰做苦役。叛逆朱莫問自稱為南徐州刺史,用重兵把守京口。楊素率水師從楊子津進擊,擊敗朱莫問。晉陵顧世興自稱為太守,與他的都督鮑遷等人前來抗拒,楊素將他們攻破,抓住了鮑遷,俘虜賊兵三千多人。他進擊無錫的賊帥葉皓,又將他們平定。吳郡的沈玄、沈傑等率兵圍困蘇州,刺史皇甫績屢戰失利。楊素率軍救援。沈玄形勢窘迫,逃走去投奔南沙的賊帥陸孟孫。楊素在鬆江向陸孟孫的部隊發動進攻,將他打得大敗,擒獲了陸孟孫、沈玄。黝、歙一帶的賊帥沈雪、沈能據守柵欄以自我保固,也被攻下。

江浙的高智慧自號為東揚州刺史,吳州總管、五原公元契鎮守會稽,因為懼怕高智慧的兵力強盛而向他投降。高智慧將元契的部下全部殺死,元契自殺。高智慧有一千多艘艦船占據要害,軍隊十分強勁。楊素領軍向他進攻,從清晨到下午申時,經過艱苦戰鬥,打敗了賊兵。高智慧逃往海上。楊素追趕他,從餘姚渡海直趨永嘉。高智慧抵抗,楊素又將他擊敗逃走。賊帥汪文進自稱為天子,占據東陽,任命他的同黨蔡道人為司空,駐守樂安。楊素領兵予以平定。又攻破永嘉賊首沈孝徹,隋軍從這裏步行向天台進發,直指臨海郡,逐一捕獲漏網的賊兵,前後打了一百多仗,高智慧逃往閩越堅守。文帝因楊素長時間在外征戰,所以下詔派人騎快馬傳令命他還朝,給他的兒子玄感加上開府銜,賜給綢緞八千段。楊素因餘寇沒有掃除,恐怕成為後患,又請求出發。朝廷下詔命他為元帥,他又率軍來到會稽。

開初,泉州人王國慶是南安一帶的豪門大族,殺死了刺史劉弘,占據州城發動叛亂。他認為海上艱難險阻,北方人不能習慣,所以不設任何防備。楊素率軍渡海,突然前來,王國慶忙棄城逃走。楊素分別派遣各路將領,從水上和陸地分頭追擊。此時,南海原有五六百戶人家,居住在水上成為亡命之徒,號稱為遊艇子,高智慧、王國慶想去投靠他們。楊素便秘密派人勸說王國慶,讓他殺死高智慧以立功,王國慶在泉州殺死高智慧,其他餘黨全部投降,江南於是平定。文帝派左領軍將軍獨孤陀到浚儀迎接慰勞楊素。他回到京城,慰問者天天不斷。

楊素代替蘇威為尚書右仆射,與高熲一起掌管朝政。楊素性情疏懶而又好計較,朝臣之間,他隻推崇高熲,敬重牛弘,厚待薛道衡;看蘇威好像不存在一樣。其他朝臣,大多受他輕慢排斥。他的才情風度超過高熲;至於誠心休國,待人接物的公平恰當,宰相應具有的識見氣度,與高熲相去甚遠。

不久,文帝令楊素監造仁壽宮,楊素便平山填穀,督責工役嚴厲苛刻,工役們死了很多,等到仁壽宮建成,文帝命高熲前去視察,高熲奏稱宮殿過於綺麗豪華,損傷人丁太多,文帝不悅。楊素害怕,便在皇宮北門啟奏獨孤皇後說:“帝王按法規定應該有離宮別館,現在天下太平,建造一座宮殿怎麼能算浪費?”皇後將這個道理告訴文帝,文帝的情緒才緩和下來。

開皇十八年(599),突厥達頭可汗進犯邊塞,文帝命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率兵討伐,原來的邊疆守將與突厥打仗,因為擔心他們的騎兵來回衝突,因而將戰車、步兵、騎兵互相交錯配合,用鹿角布置成方陣,騎兵屯紮在其中。楊素說:“這是自我束縛。”於是,他將舊的戰法全部拋棄,命令全軍變為騎兵的陣勢。達頭聽後十分高興,認為是天賜的良機,下馬對天祝拜,然後率領數十萬精銳騎兵殺來。楊素揮軍奮擊,達頭受重傷逃跑,敵人四散而去。

楊素精於權謀韜略,利用機會進攻敵人,戰術變幻不斷,然而,總體上,治軍嚴肅整齊,有違犯軍令的,立即斬首,毫不寬貸。每次將要與敵人開戰,往往尋找將士過失將他們處死,多的處死一百餘人,少的也不下數十人,他麵前流滿了鮮血,卻談笑自若。等到與敵人開戰,先命一二百人進攻敵人,如能攻破敵陣就算了;如不能攻破而失敗回來,不管剩下多少人,全部斬首;再命二百人進攻,方法同前麵一樣。將士們個個心驚肉跳,下定了必死的決心,所以戰無不勝,楊素受到文帝的寵愛,他說的話文帝沒有不聽從的,與他一起作戰的將士,就是立有很小的功勞也會被記錄獎賞。楊素雖然嚴酷殘忍,將士們也願意跟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