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根①性謹厚,木訥少言,為將能檢禦部曲②,所過村陌,將士不敢虜掠。每所征伐,終不言功,諸將歡嘩爭競,道根默然而已。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鑒功之多少,吾將何事。”高祖嚐指道根示尚書令沈約③曰:“此人口不論勳。”約曰:“此陛下之大樹將軍④也。”處州郡⑤,和理清靜,為部下所懷。在朝廷,雖貴顯而性儉約,所居宅不營牆屋,無器物侍衛,入室則蕭然如素士之貧賤者。當時服其清退,高祖亦雅重之。微時⑥不學,既貴,粗讀書,自謂少文,常慕周勃⑦之器重。
《梁書·馮道根傳》
【注釋】
①道根:馮道根,南朝梁將領。
②部曲:軍隊(多指地方豪強或將領的私兵)。
③“高祖”句:高祖,此指南朝梁武帝蕭衍。尚書令,官名,係朝中要職。沈約,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史學家。
④大樹將軍:東漢初光武帝劉秀部下大將馮異不喜論功,常獨處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
⑤州郡:古時兩級地方行政建置。
⑥微時:指原來處於較低社會地位時。
⑦周勃:西漢初年大將,“為人木強敦厚”。所謂“器重”,也就是指此。
【譯文】
馮道根為人謹厚,質樸寡言,領兵帶將,對部下約束嚴格,所過村莊,將士不敢為非做歹。每次戰後,從不擺功,其他將領喧嘩計較,他卻默然無語。他的部下中有抱怨的,他就勸說他們。“自有明主善於衡量各自功勞大小,我們何必操心。”高祖曾指道根對尚書令沈約說:“這個人不論勳。”沈約說:“這是陛下的大樹將軍啊。”在各處州郡任職,也有條有理,甚得人心。居於朝廷,雖然官位顯要,但秉儉約之性,住的房子不加裝飾,既無高檔器物,也無侍衛人員,進入室內,有如同進入寒素貧賤之家的感覺。時人都對他的清正自約很佩服、高祖也予推重。原先地位微下時未能學習,有了地位後,讀了些書,不過自己認為於文不足,經常欽慕周勃的器重。
將軍馬仙
初,仙琕①幼名仙婢,及長,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雲。自為將及居州郡②,能與士卒同勞逸,身衣不過布帛,所居無帷幕衾屏③,行則飲食與廝養④最下者同。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庭⑤,伺⑥知壁壘村落險要處所,故戰多克捷,士卒亦甘心為之用,高祖⑦雅愛仗之。
《梁書·馬仙琕傳》
【注釋】
①仙琕:馬仙琕,扶風郿(今陝西眉縣)人,原為南齊將領,後降梁。
②居州郡:指擔任州刺史、郡太守這類地方行政長官。
③衾(qīn)屏:床邊屏風。
④廝養:軍隊中專幹粗雜活的人。
⑤敵庭:敵人指揮機關所在。
⑥伺:偵察。
⑦高祖:此指梁武帝蕭衍。
【譯文】
馬仙琕幼時名叫“仙琕”,長大之後,覺得這個名字不雅,於是把“婢”字換了偏旁,寫成“琕”。馬仙琕從擔任大將或州郡長官後,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所穿的衣服無非是普通布帛,居室之內,也沒有帷幕、屏風之類裝飾擺設,在外時,飲食和軍隊中最低等級的廝養相同。他駐守在邊境地區時,還常隻身一人潛入敵人要害部位,偵察地形和防守情況,因此常打勝仗,士卒們很樂意效力,高祖皇帝很喜歡和器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