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攪局(1 / 2)

從舜天路支行調研回來,陳海生深思熟慮,又抽出專門時間,跟朱秀華談了一次,最後統一了解決這個老大難的思想,不換腦筋就換人,連人帶地方一塊換。一個就是進行員工大輪換,補充新鮮血液,年紀大的調到後台,從營業室和其他支行抽調精幹人員,留下幾名業務骨幹外,其他統統進行交流,解決多年來養成的麻木不仁、保守殘缺得過且過的狀況;另外鑒於武正俠數次提出辭職,雖然現在思想有所改變,但是已經不適合繼續在網點擔任負責人,責成朱秀華推薦接替人選,實在不行就在全行公開競聘,當然也不僅限於這一崗位。

朱秀華靜靜地聽完,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目前這種考核方式下,網點負責人壓力大指標重,績效工資都不能保證,這一崗位已經明顯缺乏誘惑力,如果沒有人報名應聘怎麼辦?”

陳海生又想起李琳琳,試探道:“你看李琳琳能勝任嗎?”

朱秀華堅決地搖搖頭,“這姑娘喜好變化太快,沒有定性,熱情上來一蹦比天還高,碰上困難很快就哭鼻子抹眼淚,還有就是……”

“還有就是”什麼,卻沒有繼續說下去,看來這姑娘還有不良嗜好。

陳海生也沒有追問,一時無語,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狀況,“無非就是兩個辦法,提高應聘崗位待遇和擴大應聘人員範圍。”

朱秀華歎氣,“總不至於一名網點負責人要在全市範圍內競聘吧?”

陳海生反應過來:“是沒有這個先例,我抽時間和蔣經理溝通一下,看能行得通嗎?”

朱秀華又想起來,“前幾天我到市行請示業務,偶然聽到市行正在起草文件,為了鍛煉年輕人,留住青年才俊,減少人才流失,市行決定在全行範圍內公開選拔一批青年員工,上掛下派進行鍛煉,可不可以從這方麵想想辦法?”

陳海生茅塞頓開,從網點選拔數名畢業工作三到四年的大學生,到市行鍛煉幾年,即使回不來也是支行的資源啊?如果能要來幾個懂業務肯幹活的員工,完全可以直接派到網點任職,豈不是即符合了要求,又解決了缺人的難題,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抓住機會抓緊時間搶在前麵,跟蔣振東溝通一下,為市中支行挑選幾個可塑可用之才,自己也不枉辛苦一場。

看著朱秀華:“你抓緊時間擬定好舜天路員工交流方案,篩選幾名優秀員工,武正俠的事情,我跟人力資源部溝通一下再定。”

朱秀華答應下來。

幾天之後周末休息日,市中支行在溪山景區,一座簡易賓館的簡陋會議室裏,召開了中層幹部會議,也是為了讓大家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徹底放鬆休息。整個會議兩天時間,第一天上午班子成員分析部署工作,下午爬山鍛煉身體。次日上午先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紅色教育,下午會議總結,晚餐後返回支行。

朱秀華邀請楊婧婧第一天晚上到達,享受晚宴後參加第二天的會議並授課。

第一天上午會議由陳海生支持,慣例是由第一副行長王文遠主持,為了提高效率,規定了班子成員每人三十分鍾、中層幹部十五分鍾發言時間。

陳海生從三個方麵,分析了支行經營形勢和基礎管理方麵存在問題。